李逸轩回到香港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在台湾的郭台铭,向他确认。
郭在电话里告诉李逸轩,他弟弟今年初就脱离他单干了。为了在大陆建厂,我把身份也改到了香港。即便日后台湾政府知道了,只要不回台湾,就不会有事。
李逸轩放下心来,他之所以打这个电话,主要还是担心郭氏兄弟背着他搞移花接木这一套,现在确认他弟弟只是出去单干,不会影响两人合作,富士康还是原来的富士康后,就放下了电话。
李逸轩没有去公司,回到家睡了个午觉,醒来已经是下午了。
张桂芳也回来了,李逸轩就把这次去大陆的所见所闻向母亲讲述了一遍。
“没想到郭台强居然提前独立了。”听完李逸轩的讲述后,张桂芳有点感慨,“早就听闻他们兄弟俩在一起不是太愉快,兄弟俩分开单干也好。”
看着李逸轩认真的说道:“你也知道鸿海是郭台强的企业,富士康是鸿海下属的子公司,正葳是他弟弟的企业,日后也会回到鸿海。富士康虽然有你的股份,但富士康的家族化特征太明显,我想郭台铭要不了多久就会来香港,收回你手里持有的富士康股份,你做好准备没有?”
李逸轩点了点头,“来的路上我就想清楚了,我虽然持有富士康的股份,但公司的所有事物都是郭台铭在处理,对富士康他也是按照家族化来营运的。为了今后双方能更好的合作,我想是时候退出了。”
张桂芳点了点头,无论富士康将来能做到多大,都不会成为s公司的重心。
另外,由于富士康有李逸轩的股份,因此郭台铭要照顾到s公司的情感,一些计算机代工业务都推了;同时,李逸轩也不能把订单交给其他的代工企业,这对两家公司来说都没有任何的好处。
把手中的股权卖给郭台铭,双方都没有了束缚,富士康可以毫无顾忌的接其他公司的单子;而s公司则能把多余的,富士康吃不了订单交给其他代工企业。
比如他弟弟的正葳企业,你的计算机得有电源线吧,正好把这一块分包给他。
接着他又说起来与袁庚的会谈。
“20亿港币的投资,只给我们15的股份,我们是最大的消费者,还要给技术,还不如自己在香港单做。”张桂芳是不满意这个股权分配的,这也太吃亏了。
“是啊,我以为他会提出51的股权,没想到是85,这怎么可能呢,我当时就拒绝了下面的交谈。”
20亿港币在显示器工厂,如果放在香港用10亿买土地。crt显像管也不是什么高精尖技术,相关专利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过期了,相关原材料和零件也不受限制,是任何企业都能做。
所以李逸轩不需要像国内那样去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他仅需要建立crt的几个关键产业零部件就行了。因此20亿港币用10亿买了土地后,剩下的10无论如何都是用不完的。年产能100万台显示器工厂,厂房和设备的支出最多5亿港币就顶天了。
而且这还有另外一项好处,就是所有的产权都归自己所有,所有的收益都归自己所有。
如果跟他们合作,只给15的股权,这么一换算,他实际的成本支出不但更大,反而收益变得更少,无论卖出多少显示器和电视机,他都只能拿到收益的15,而对方只是坐等收钱,什么都没做就拿走了85,更何况生产的显示器还是自己消化,这就更加划不来了。
风险和收益极不对称,试问有那个人会干?
“对了,他们这么会提出这么不靠谱的股权分配?”张桂芳问道。
李逸轩就把香港妙丽集团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他说道:“他们要求按照这个合作标准,来分配双方的股权利益。但绝没有想到,妙丽集团是一点风险没有,还白得15的收益,傻子才会不干。你信不信,只要妙丽集团把钱始终握在手里,最终的收益是远远不止这15,而是总资产的几倍大。”
“岂止几倍,十倍都不止;如果在狠点,百倍收益也不是梦。”张桂芳冷笑道,她也是懂里面的道道的,这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是用别人的骨头来熬油。
她完全能够想象的到,楼花一旦卖出,妙丽就会想方设法的拖延,甚至干脆拒付,每拖延一天,这笔钱在银行里面光是每天产生的利息就不是一个小数。一个星期是多少,一个月是多少,一年下来又是多少?
这还只是最笨的玩法,如果这笔钱又拿起做其他项目投资呢?这收益又该是多少,简直不可细算。
要知道这里可是香港,香港最发达的是什么?是地产和金融业,拿这些钱在里面走一圈下来,收益就更吓人了。
妙丽与他们是在79年签的合同,79年香港就遭受一次金融危机,接着从80年开始一直到82年,香港无论是楼市还是股市价格都处于飞涨状态,这收益该是多少?
而妙丽集团的刘成就,就是靠抄股票和地产起家的,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就更玩一样。
另外,据李逸轩得到的资料,香港妙丽集团在82年下半年的股灾中,并没受到多大波及,反而乘着楼市和股市低迷大肆抄底,等香港走出经济低迷后,就一飞冲天不可收拾。
此役之后,刘成就成为仅次于李超人和李兆基兄弟的香港新一代的超级富豪,接着他又把目光转向了加拿大的温哥华。
中英最终确定香港的未来后,香港兴起一股移民热潮,海外接受香港移民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