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黄瓜。”
“这么笨呢,昨天不是说好好的么?又忘了?是什么?”
“寒瓜。”
“对了,刚才怎么就说错了?笨不笨?”
“你笨,我要吃黄瓜,黄瓜。”
“哦,那你早说呀,下次记得把话说全了,拿根黄瓜来,把皮儿削下去。”张小宝很高兴,能被反驳了,这说明小娃子的智力又高了点。
“看到没有,只要有东西能吸引他们,就能让他们多动脑筋,如果不是怕他们养成坏习惯,我现在就教给他们骂人的话。”
张小宝把图片拿走,对旁边蹲着陪另一个小家伙看蚂蚁的王鹃说道。
“没听说骂人还能锻炼智力的,别碰,小心爬身上。”王鹃把张小宝弟弟的手给抓住。
张小宝也带王鹃的弟弟凑过来看满意搬虫子,并亲自捏起一只蚂蚁放到了弟弟的手上。
“不用管,碰就碰吧,这种蚂蚁对人产生不了什么伤害,就算吃了也行,我小时候就经常吃,骂人当然有用,骂人是一种情绪化非常大的行为,无论是笑骂还是怒骂,都比平时说话中的情绪波动大。
孩子在感受到情绪的时候就会去模仿这种情绪,对大脑的锻炼作用不小,所以小孩子一般学骂人都比较快。”
“哦,还有这么个说法,头一次听说,快把虫子扔了,拿虫子干什么?”王鹃说话的时候把张小宝弟弟手上刚刚抓起来的虫子给打了下去。
“吃。”张小宝的弟弟显得很委屈,一手捏着蚂蚁,一手又要去拿那条虫子。
张小宝见王鹃还要给打下去,连忙拦住了。
“只要看着孩子别把东西塞嘴里就行,这不是要拿虫子为蚂蚁么,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你打断了,会有两种后果,一种是孩子依旧想拿虫子喂蚂蚁,继续原来的动作,另一种就是放弃了。
如果你连续地打断,那后果就是孩子不再去想喂蚂蚁,也就是说,孩子少了一个研究的方向,你所打消的是他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没有了好奇心,人又怎么会去钻研?
真教育孩子要采用的是引导式和理解式的方法,而不是经验式和省事式,就比如孩子玩泥巴,很多的大人都会直接过去告诉脏,不能玩,其实最根本的原因不在这里,大人是为了省心,脏怕什么,怕吃到嘴里?你不会在旁边看着?
我的想法就是,当一个人没有做好准备来承担养育新生命责任的时候就别要孩子,当然,现在这里要孩子有时候是被动的。
当初我不只一次看过,有孩子在被大人喂饭的时候伸手去抓,大人就***孩子的动作,并告诉孩子不能用手,这样的大人根本就不明白,孩子未必是想手抓吃饭,他只不过想摸摸米饭是什么样子的。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后果,很多小孩子你问他米饭是什么样子的,他(她)会说是香的,是椭圆形的,是白色的,而不会说是软的,是粘的,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要这么做的话,你说会有多少的天才的孩子被扼杀?”
王鹃听迷糊了,没想到自己打掉虫子的动作竟然被张小宝给扯到了扼杀天才的方面上去了,这下再也不阻止张小宝弟弟去拿虫子为蚂蚁了,哪怕被捏在手中的蚂蚁根本不吃。
“就你歪理多,现在喂了,蚂蚁不吃啊,怎么办?”
“那就想办法让他看到蚂蚁怎么吃东西,多抓点蚂蚁放在玻璃缸中,铺上一层沙子,扔进去虫子让蚂蚁吃,吃的时候拿扩大镜看。”张小宝马上就给出了一个办法。
“那他就能了解蚂蚁吃食的事情了?”王鹃抬杠地说道。
“不能,但他或许会对扩大镜感兴趣,会对玻璃缸感兴趣,总比做个乖宝宝,任何兴趣都没有强,我不怕麻烦,咱们家中有专门的人照顾孩子,不需要把他们培养成一动不动,不给大人找任何事情的好娃子。”
张小宝说着话,把弟弟要往嘴里送的手给拉住了,对不远处的一个丫鬟吩咐道:“看看能不能找到蚕的青虫子,清蒸,不就是想知道这虫子咬在嘴里是什么感觉么?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