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大明略>第709章 又是一年春来到(下)

阳光明媚,城外景色更加迷人,一群林中栖伏的鸟雀突然窜出了草丛,翅膀拍的‘噗噗’响,似乎很受惊的样子。

仲逸一行走了过来,‘打头阵’的是程默、肖大可等人,他们骑的快马,倒是把林中的鸟雀惊到了。

林大团老远就看到这一幕,灶户们不淡定了。众人纷纷起了身,向山坡一侧而去。

算起来,也有些日子没有见到仲大人了。

“你们看,仲大人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走在最前面的肖大可和程默下了马,这便转身指着身后的木车,众人循声望去。

赶木马车的衙役在最后一排,前面是仲逸、姜军等,连同新任的同提举杨尽洺,

‘上次咱们在盐课衙门就说过:工欲兴其事必先利器,今年我们采盐制盐的工具,全部换成新的’。

仲逸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自己花银子雇了工匠,这次回京城时也特意采购了一些,如今皆以齐备。

只是如此一来,就又要花掉这位仲大人不少银子了。这可是一笔相当不小的开支。

‘弟兄们,都卸下来吧’。

马车停稳后,副提举姜军吩咐了一声,肖大可和程默与衙役们开始忙活起来。

林大团等人立刻上前,如获至宝,这些个新工具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太难得、太重要了。

“仲大人,你这么做,我们可如何能担待的起呢?”。

爱不释手的抚摸着自己平日里干活的工具,才一伙儿的功夫,林大团便又犯了惆怅:这么好的工具,可若是再提高不了产量,该如何是好?还有脸见仲大人吗?

还是肖大可厉害,他与这些人平日里十分熟悉,此刻又是站立队形,又是分发工具,不大会儿的功夫,这便安排的井井有条,足见是个很难干的人。

程默在一旁帮衬着,像他这种头脑灵活,又见面便是三分熟的感觉,自然很快就能与灶户们打成一片了。

“工具是有了,但是大家可是要珍惜的啦,这可都是仲大人自己的银子啊”。

程默确实有些心疼,换做谁也是一样,这么一大笔的开支,即便能承受起的人,也不会轻易敢这样做。

毕竟,谁的银子都来的不易,只是看仲大人似乎是个例外,不得不服。

众人一通忙活后,见仲逸再次坐在那个土坡之上,大家立刻安静了下来。

“仲大人,你如此厚待我们,可我们怕是要让你失望了”。

林大团说的很慢,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凝重起来,但压在他心口多日的难言之隐,总算是可以说了出来。

‘仲大人,就目前而言,我们要大幅提高产盐数量、降低成本,再提高效率,怕是很难的’。

林大团身后一个老灶户更是如此,他说的很清楚:“我们这些人反复试过,可每次结果都不是那么的好”。

在商言商,打鱼的看鱼苗,种地的看田地,要说到盐课提举司的任务,自然是要将产盐的数量提高,如此既能为朝廷增加税赋,又能为灶户们提高收成,再明白不过的事情。

这么一说,连一旁所有的衙役都要气馁了:灶户们不会做的,他们更不会做,可仲大人的计划怎么办?

方才还热闹不已的场面,一下子就冷清了下来,尤其肖大可,他一个库大使的身份和与灶户们十分熟悉的交情,令他看的更清:若是制盐这一块搞不上去,其他的都无从谈起。

仲逸依旧坐在那里,这是他当初第一次来这里时的一个位置:背后是高山密林,眼前是草地一片,还有那已越来越熟悉的衙役和灶户们。

这是一种内疚的反馈,早在见到林大团等人时,仲逸就深深的感觉了出来: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而产生的愧疚,这都是些善良和不忘本的人。

“大家伙儿这都是怎么了?”。

仲逸笑着站了起来,也学灶户们一样,随手抓起几根青草拿在手中,来回的‘挥舞’着,时不时还做出一副近乎滑稽的动作。

他这是在模仿灶户们平日里的一个动作,只是模仿的不太像而已。

显然,这位盐课提举司的仲大人,此刻是轻松的——由内而外的轻松。

这一点,在场每个人,无论衙役,还是灶户,都看的很清楚,也是一阵的不解和些许惊讶。

“大团,你们这是怎么了?本官没有说要定一个具体的标准啊”。

仲逸这么玩笑一句,接着笑道:“方才你们说的是我们整个一年的计划,若是现在一下子就能看到底,那还叫什么计划?万事皆是如此,整顿盐务是如此,其他的也一样,哪怕是种地也不外乎‘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林大团还是一脸的不解:‘若是收成好,即便春播夏长秋收,那也就几个月的事儿,但我们制盐怕是……没有那么快见到效果’。

来到林大团面前,仲逸用手拍拍他的肩膀,一如既往的轻松状:“大团啊,本官这次去京城,遇到高人指点了,只要我们能齐心协力干,今年也一定很快就能见到效果”。

高人指点?

所有人听到这话立刻凑了上去,脸上的沮丧渐渐变成惊讶与好奇:能让仲大人说声‘高人’的人,那将会是怎样的高人?

而且还是在去京城时,仅听这一句,就足够让人为之一振了。

“仲大人,那依那个高人所见:我们首先该如何做?”。

林大团的声音便是所有盐户的声音:他们领了几个月的银子,实在是要找点什么正经


状态提示:第709章 又是一年春来到(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