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末开始,中德就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和军火贸易同盟。由于德国刚刚完成了统一,还没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因此德国对中国基本没有怀有帝国主义的殖民入侵野心,而中国也将德国看作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西方伙伴,清朝末期的新军编制基本都是德国武官制定的,清军装备的现代化的火枪、火炮、军舰也大多数都由德国生产,比如著名的克虏伯大炮、北洋水师的“定远”级装甲战列舰和“经远”级装甲巡洋舰,北洋政府的现代化军队也都是由德国教官顾问所建。甲午战争后,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对中国采取了与其他大国“趁火打劫、蜂拥瓜分”的态度截然相反的怀仁态度,清朝辅政大臣李鸿章也多次访德,以学习德国迅速强大的经验。另外,德国对中国的援助也不仅限于军事方面,也扩大到工业和技术交流领域。比如,来自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的德国工程师帮助中国建立了近代第一批的发电厂和炼钢厂;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在颐和园中安装了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北京的第一家自来水厂就使用着德国aeg电机和水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前后,由于德国已经成功崛起,因此也有了帝国主义的扩张野心,中德关系就此陷入低谷,直到后来一九一八年双方互相宣战而彻底破裂。
北洋政府垮台和中国国民政府完成全国统一后,中德两国又再次携手。原因也很简单,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国力被大幅度削弱,又陷入崛起之前的穷困、无助状态,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然是东西方列强瓜分和殖民的对象。两个又穷又弱的国家因此不得不再次联盟起来,再次取长补短,以实现各自的复兴目标。此时的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连年混战状态,因此军火需求数量庞大,这就使得作为军火生产大国的德国开始着眼于打入中国庞大的武器和军用物资市场。另外,德国对中国的内政不感兴趣,双方政府也不会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发生冲突。与此同时,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也认为德国历史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仿效,德国的统一可作为国民政府真正统一中国的范本,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再度联手合作。
这场第二次“中德合作”是从1920年开始的(第一次“中德合作”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国的晚清政府、北洋政府与德国的合作)。
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建立后,中国是德国远东最大贸易伙伴,中德两国在去年(1935年)的贸易额超过2亿美元,而同年的日德两国的贸易额则不满1亿美元。德国急需中国出产的钨砂、猪鬃、桐油、锑、锰、锡等工业资源,作为交换,中国从德国这里获得大量德式武器,并且大批的德国军事顾问来到中国帮助国民政府建立现代化的德械军队以及指导蒋介石“剿灭共匪内乱”,因此历史上中国军队最精锐的德械师、中央教导师都是戴着德式m-35钢盔、拿着德式枪械与日军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曾预计建设三十个整编德械师以备抗战,后来这些精锐部队大部分都消耗在了淞沪战场和南京保卫战中),而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损失巨大也是因为国民军在德国军事顾问指导下实施了正确而有效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囚笼蚕食”战术,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平定两广事变等许多重大军事行动中也有德国军事顾问的出色表现。即便1937年7月中日全面开战后,中德合作关系还是藕断丝连,希特勒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1941年德国承认“满洲国”和“汪伪南京政府”以及中德两国正式互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