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420节 平定西南 3
为这三地区是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传统势力根基,涉及到国民政府内部和国民党内部太多大官僚的切身利益,在这三地区展开土改会遭到很大阻力,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绝大部分军政要员的势力都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他们霸占的大片土地基本上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蒋纬国暂时还不能“动”这三地区,否则会引起极大的抵触和反弹,全国全面并且同时进行土改是不切实际的,需要循序渐进。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土改的地方主要就两个,一是蒋纬国的华北六省一市,二是西南川康滇黔四省,前者在战争中被日本人扫荡过,已经是“干净的地方”,后者原本都是地方军阀的私人地盘,被中央军“扫荡”过后也已经是“干净的地方”,所以都能进行土改,都不存在太大的阻力;除了华北和西南,在蒋纬国的努力下,广东、福建、陕西等几个被国民政府国民党官僚集团染指程度较轻的省份地区也逐步地展开了土地改革。)。

除了土改,开矿、建工厂、办企业、修路...在川康滇黔桂五省内自然是“一个都不能少”,四川的金属、天然气都储量丰富(钛矿储量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占世界总储量的82),云南和广西的有色金属都非常丰富,云南的烟草和云南白药更是全国著名,并且云南和广西的旅游资源同样非常丰富,贵州的煤炭、稀土、铝矿、磷矿...也是全国名列前茅的。蒋介石拿下西南,蒋纬国是第一功臣,蒋纬国并不会跟蒋介石伸手要西南四省,但他的那些大公司、大企业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在国民政府国民党众多官僚前进军西南,继而垄断了西南,在经济上基本上控制了西南(其实蒋纬国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北等地的势力也是很大的,他没有用军队进行控制,而是用经济进行控制。)。

正当蒋纬国在武汉、重庆、成都、昆明忙得焦头烂额时,北方出事了,并且是大事。

早在七月初的时候,海统局就刺探到一份重要情报:苏军正向其驻远东部队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地输送军械、物资、人员,西伯利亚铁路线的运输量是以前的三倍,并且与日俱增,很明显,苏军高层在抓紧时间加强远东部队。对此,武汉**高层和南京军高层都极度重视,虽然苏联曾在中日战争期间援助中国,但所有人都知道,苏联绝不是中国的朋友,苏联及其前身俄罗斯帝国都是中国的巨大隐患,是屠杀中国大量平民、侵占中国大量国土、掠夺中国大量财富的世仇敌人,对中国的残害和威胁都不亚于甚至超过日本,因此,苏军突然大力地加强远东部队,不得不让中国高层深感警惕和不安。经过反复的分析和推测,**高层认为苏军此举共有以下五个可能性:

第一,苏军只想加强防御,毕竟,中日已经议和停战,这是公开的事,中国日本不再打仗,两国都成为苏联远东大后方的威胁,甚至,德中日意四国联盟的机密已经被苏联当局知晓,所以苏联当局感到如芒在背,中、日都是苏联的远东威胁,本来,中日仇恨不共戴天,苏联可以在其中挑拨离间、煽风点火,让中日持续开战,但中日居然握手言和甚至化敌为友,这个特殊情况使得苏联远东大后方遭到的威胁大大增加了,苏军不得不加强力量,进行防御;

第二,苏军意图主动出击,目标是中国;

第三,苏军意图主动出击,目标是日本;

第四,苏军意图主动出击,目标是已经暗中结盟的中国和日本;

第五,苏军意图主动出击,目标是中国,并且勾结日本人联合侵华。

在对五个可能性进行研究后,**高层认为,第一种可能性最大,第三种可能性其次,第二种、第四种、第五种可能性都不高。因为,第二种的话,苏联就是**裸的侵略中国了,不但出师无名,并且注定失败,中日战争已经证明中国不是软柿子,眼下在背后还有德国(也可以算是日本)的支持,另外,苏联虽然跟中国全面接壤,但苏联的核心是在东欧,在远东打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苏联是没有这个能力的;第四种的话,可能性比第二种更加低了,因为苏联侵略中国都很危险,自然不会在远东同时跟中日开战,相信苏联当局已经觉察到了中日可能联合的可能性,中日联合是苏联当局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如果中日实际上没有联合,苏联却同时打中日,岂不是逼着中日联合起来对付苏联?斯大林虽然残暴、冷酷,但很精明,他是不会干出这么愚蠢的事的;第五种是中国的噩梦,苏日联合侵华,并且理论上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根据海统局对日本人的监视,可以确定,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并没有证据显示日本人准备再次侵华并且是和苏联合伙起来侵华,日本人正按照中日协议,向中国转让军械武器,东北境内和朝鲜境内的日军都没有增加,日本国内也没有新建日军师团,不排除日本人这是在故布疑阵,想要打中国一个措手不及(假如苏日联盟了,可能苏日约定由苏军先发动进攻,日军暂时按兵不动,从而迷惑和麻痹中国方面,等苏中开战,日军再迅速组建部队投入中国战场),不过,日本人这么做的话,意味着撕毁了四国联盟条约,彻底地得罪德国人,德国会彻底放弃日本、援助中国,战争会变成中德联合对抗苏日,从日本利益角度出发进行考虑,日本人这么做是得不偿失的,更何况,日本人也


状态提示:第420节 平定西南 3--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