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三国大气象师>第二百零一章 洞房花烛夜
荡在洞房之中。

红烛摇曳,夜色正浓。

……

江陵城南,长江如玉带一般,从城南而过。

大江之上,一叶扁舟溯江西上,直抵江陵水域。

小舟徐徐驶往岸边码头,徐庶立于船头,负手而立,望着巍巍江陵城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若我当时身在襄阳,必能识破苏哲的诡计,刘表也不至于流落江陵了,看来我真不该去夏口,失策,失策呀……”

感慨之时,船已靠岸。

栈桥上早有刘表派来的官员,准备好了马匹,等候在那里多时。

徐庶下船,翻身上马,策马直奔江陵。

江陵城,州牧。

大堂中,刘表正踱步堂中,脸上写着恼火二字,口中喃喃抱怨道:“这个该死的黄承彦,我屡次请他出仕,给足了他面子,他就是不肯出山,现在却为苏哲做起了襄阳太守,实在可恶……”

次子刘琮,则在指挥着那些家仆婢女们,把从襄阳出逃时,带出来的那些钱财案卷,行李细软,一件件的搬进来,依次清点。

左右那些文武官吏们,则在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天子下诏,分南郡北部为襄阳郡,任命黄承彦为郡守的消息,已经传至了襄阳城,对他们来说,自然是雪上加霜。

“主公,瑁愿提兵北上,为主公夺回襄阳,杀了黄承彦那个吃里爬外的叛贼。”

蔡瑁突然站了出来,慷慨激昂的请战,且一脸的自信。

“你有信心夺回襄阳?”刘表回头看向蔡瑁,眼神中闪烁着不信任。

蔡瑁傲然道:“瑁数月间便为主公扫平荆南叛乱,手下这一万长沙兵,已练成百精兵,若能以黄汉升为先锋,必可夺回襄阳,洗雪前耻。”

他这是平定了荆南叛乱后,自信心大增,以为击败苏哲不在话下。

刘表焦虑的脸上,顿时燃起一丝兴奋,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这时,蒯良却道:“蔡太守虽然扫平了荆南三郡,但那三郡叛众的实力,加起来都远不及苏贼,能平定了他们,未必就能对付得了苏贼,还是发谨慎些才好。”

此言一出,蔡瑁顿时面露不悦,张口就想再表慷慨。

“蒯子柔言之有理,你有这份勇气固然是好,但眼下这种局面,我们还是要冷静一下才是,万不可再轻视了那苏贼。”

刘表顿时想起了蔡瑁先前种种败绩,不得不强行掐灭了心头那一丝希望的火苗。

蔡瑁一腔热血被压了回去,一时闷闷不乐,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便在这时,堂外亲兵来报,言是徐庶已到,正在堂外候见。

“快,快请元直先生进来。”刘表眼前一亮,精神顿时大振。

片刻后,徐庶从容入内,拱手参见。

他不等施礼,刘表便拂手笑道:“元直快快免礼,你一路辛苦了,快快入座,来人啊,来元直上茶。”

刘表甚是礼待热情,俨然把徐庶视为贵客,蔡瑁看在眼里,便有几分不舒服。

宾主坐下,茶也端上。

刘表还没等徐庶喝一口,便迫不及待道:“元直啊,如果你当时在襄阳就好了,本府也不至于中了苏贼的奸计,不得不弃了襄阳,退至江陵啊。”

“苏哲的计策,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州牧大人身边也不乏谋士,怎么就没能看出来呢?”徐庶说话间,瞟了蒯家兄弟一眼。

蒯家兄弟一怔,兄弟二人的脸上,不禁露出几分尴尬惭愧。

刘表叹道:“那苏贼号称九奇之首,寻常谋士怎能看穿他的奸计,也只有先生这样的水镜高徒,才能克制他啊。”

面对刘表的吹捧,徐庶只静静饮茶,也不言语。

吹虚过后,刘表才苦着脸道:“本府退守江陵已成定局,依先生之计,本府该当如何是好?”

“苏哲夺取襄阳,但占尽地利优势,若给他足够时间扩编兵马,积聚粮草,他日必会大举南下,鲸吞整个荆州,州牧大人别无退路,必须要赶在苏贼羽翼丰满之前,将他扼杀。”

徐庶回答的截铁斩钉,语气中透着冰冷的杀机。

“那本府该怎么做,才能扼杀了他?”刘表眼眸中涌起了希望。

“四个字!”徐庶缓缓抬起手,竖起了四个指头。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一章 洞房花烛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