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始建于公元196年,由曹操下令修建。
可潼关是关中的屏障,曹操当时的势力在兖州,豫州一带,为什么要隔着上千里去修建潼关呢?
更何况在潼关东边不远,还有一座函谷关,曹操又为何要舍弃函谷关,修建潼关呢?
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曹操胁天子以令诸侯,将东逃的刘协,从洛阳接到了许昌。
当时西凉军阀仍旧有很强大的势力,如李傕,郭阿多等辈,对于刘协一直是虎视眈眈,将其视为掌中物。
当时刘协东逃,二人亦率兵追赶,可惜被曹操截了胡,给接到了许昌。
曹操当时的势力在兖州,豫州一带,其敌人是袁术,吕布,刘备,袁绍等辈。倘若李傕等西凉势力又为了刘协与他为敌,出关中进攻兖州,那他可就是四面皆敌了。
所以为了预防西凉军阀,曹操在迎接刘协之后,开始修建了潼关。
原本,在潼关的东边,也有一座关隘,名叫函谷关,函谷关同样是关中的门户,先秦时期,秦国凭借函谷关之险,不知阻挡了多少次六国的进攻。
原本曹操可以凭借函谷关来预防西凉军阀的。
可是东汉末年,黄河水位下降,加之函谷关坐落的稠桑原顶端的森林植被已经被破坏。
北边的黄河水位下降,南边的森林植被被破坏,函谷关便有了破绽。再有就是函谷关年久失修,所以先秦时代的函谷关已经失去了天险的作用。
若敌人从东边进攻,函谷关还有些作用。但敌人若从关中向东进攻,防御效果则不大理想,于是,位于淆函道西端的潼关就做了替补。
潼关位于名为麟趾原的黄土塬体上,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原一样,麟趾塬也是顶面平坦,且从秦岭,华山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
但与函谷关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原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拔550米的麟趾塬之上。
麟趾塬东侧是名为远望沟的深沟,西侧是名为禁沟的深壑。
二沟中都有水,在水流和雨水的反复冲刷下变得壁如刀削。
潼关初建时,从函谷关方向来的敌人想要经过麟趾塬必须先登上塬顶,再下禁沟,然后顺着潼水走到潼水、渭水和黄河三水交汇之处才能进入关中。所以汉潼关就建在了下塬的必经之路上。
但是,一般而言,但凡守卫重要城市首先靠的就是外围的关隘,仅仅凭城拒守总是不明智的。
所以想要登上潼关拒守的黄土塬体必须要经过潼关第一道门户——金陡关。但即使打破金陡关,前面还有一条名为黄巷坂的窄路。
想登麟趾塬,只能通过黄巷坂。
这条路和函谷道一样,南面紧靠高原,北面和黄河之间有一高岸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的形势,中间唯有一孔道,宽仅数米,仅容单车,也是丸泥可塞。
当地人亦称之为“五里暗门”,“五里”言其长度,“暗门”形容其险峻。因为道路奇险,所以非常适合伏兵。
这是潼关东边的防御工事,潼关东有金顶关和黄港坂为屏障,想要从东方进攻潼关,可谓是难如登天。
而从西边进攻潼关,则要简单许多,潼关以西,并没有其他城关,窄路,兵马从西而来,可以直接登上麟趾塬,抵达潼关城下。
但潼关能被称为天下第二关,也并非是那么好进攻的,其城墙高大坚固,建立得非常雄伟,想要强攻将其拿下来,也非等闲可以办到。
若想要绕过潼关去中原,就得经过黄港坂,金顶关,如此,潼关守军又可以杀到敌人身后,将敌人堵在黄港坂歼灭。
因此,想要从关中进入中原,必须得拿下潼关不可。
潼关西侧,禁沟沟顶。
司马懿已经抵达潼关。
他站在禁沟的山体上方,身边是曹彰以及潼关守将郝昭。
郝昭原本驻守在陈仓,后来曹真命令兵马撤退,郝昭回到了洛阳,由于郝昭擅长防守,曹真便将郝昭给派到了潼关,担任潼关守将。
司马懿等人脚下,就是一个深有十几米,宽有数十丈的禁沟,由于常年的雨水冲刷,陡峭如壁。
禁沟是潼关西侧的一处天然沟壑,引得是灞水,这相当于是潼关天然的护城河,只可惜天公不作美,禁沟的长度无法将潼关全部包围,只能护住潼关西南以及后方。
敌人从西而来,可以从西北方向直接杀到潼关西门之下,若禁沟直接延伸连接黄河,那敌人就得翻阅这禁沟才能抵达潼关才行,潼关东西两边将会毫无破绽,成为完美无缺的城关。
禁沟山体,是附近最高的地点,司马懿从南门而出,来到禁沟上方,观察汉军营寨。
当然,从潼关城头,也可以观望汉军营寨,司马懿来到此处,乃是为了在最高点,观察潼关防御。
汉军营寨建立在潼关东门外不远,两万兵马,是由黄煦统帅。
郝昭看着汉军营寨方向,对司马懿说道:“都督,你看蜀军营寨可有破绽?”
司马懿望着汉军营寨,沉吟道:“这黄煦听说是生口出身,后被刘禅所救,又被黄忠收为义子,如今走到这一步,不简单啊。”
司马懿这意思,是认可了黄煦的能力,说他营寨安扎的好,没有破绽。
一旁的曹彰冷声道:“蜀军就驻扎在东门外,如今陛下让子丹退兵,让我们接应他。我们就得派人去通知子丹才行。
可黄煦就率兵堵在东门外,兵马出不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