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给客人们上了热茶,茶香袅袅,花厅里的气氛越发热闹了。

尹大姑娘目露期待地说道:“虽然我不曾见过那把‘春籁’,不过我表妹倒是有幸在露华阁听楚大姑娘亲自弹过一曲,那琴声彷如天籁一般,真是琴如其名啊。”

一旁立刻有一位粉衣姑娘笑着接口道:“那日,我也在场。只可惜,我是个不通琴的,只觉得那琴声动听,却不知道是因为这琴好,还是楚大姑娘的琴技高超……”

“这再好的琴对着毓妹妹你弹,那都是对牛弹琴。”另一个翠衣姑娘用亲昵的口吻取笑道,“你啊,就是个五音不全的……”说着,那翠衣姑娘就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姑娘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说笑笑,花厅里欢笑声阵阵,春光正浓。

不一会儿,楚青语就带着丫鬟连翘回来了,连翘的怀里多了一把琴,一下子吸引了不少目光,其中也包括端木绯。

看着这把琴,端木绯的眼神微微恍惚,心底流淌着一种淡淡的怀念,萦绕心口。

这把“春籁”是她亲手所制,从选材开始足足耗费了一年时间,对她来说,是她的心血,也是她最喜爱的一把琴。

连翘在众人灼灼的目光中,把琴放在了端木绯和涵星之间的雕花案几上,众人都急切地围过来,打量着这把琴。

“春籁”的琴式非常奇特,琴的两侧是对称波浪线,蜿蜒如潺潺流水,优美婉转。琴身由杉木所制,通身以天然大漆髹涂,在旭日的光辉下晕出一层珠贝般的光泽。

琴面上清晰地可见那流水般的断纹,张弛有度,湛然如月,只是那么静静地摆放在那里,就散发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气息。

连四周的空气似乎都随着它的出现而变得幽静起来,周遭一静。

那位尹大姑娘率先动了,随手在琴上拨动了一下琴弦,只听那澄然苍古的琴声自她指下流出,彷如一股山涧清泉淌进人的心中,琴声只维持了三息,就悠然而止,令人觉得意犹未尽……

尹大姑娘抚掌赞道:“好琴,果然是好琴,名不虚传!”说着,她面露几分惋惜地叹道,“楚大姑娘能制出如此之琴,想必是个妙人,只可惜我无缘得见。”

想起早逝的楚青辞,一时间,四周又是一静,空气中不免就透出一种红颜薄命的忧伤来。

“喵呜。”

一声绵软的猫叫声打破了宁静,雪玉从端木绯的膝盖上跳了起来,纵身一跃,敏捷地在琴上飞跃而过,引来四周姑娘们的一片惊呼声,唯恐它挠坏了这把好琴。

雪玉稳稳地落在了琴的另一边,优雅地蹲在了琴后,碧绿的猫眼期待地望着端木绯,似乎在说,你快弹啊!

尹大姑娘微微皱眉,她不知道雪玉是楚家的猫,见端木绯抱着它,就只以为是她的猫儿,开口道:“端木四姑娘,小心你的猫……”

端木绯站起身来,直接把雪玉又抱了回去,倒是没解释什么。

“尹……”楚青谊正要说什么,这时,后方又传来一阵语笑喧阗声,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又有两位公子姑娘在丫鬟的指引下来了,那公子十七八岁,着一袭蓝色直裰,腰环涤带,腰间挂着玉石小印与荷包,打扮得十分儒雅;而那姑娘约莫十四五岁,穿了一身樱草色云锦镶绿色芽边襦裙,容貌秀丽,气质温婉,与那公子有三四分相似,显然是一对兄妹。

一个十二三岁的碧衣姑娘眉飞色舞地对着身旁的友人笑道:“是我付家表哥和表姐,前几天刚来京里,我得上前去见个礼。”

付?!端木绯心念一动,歪了歪螓首。

她记得有一次听祖父端木宪说起过,大哥端木珩和付家姑娘付盈萱正在议亲。

这付盈萱之父乃是湘州巡抚,如今任期到了,携全家进京述职。付大人在湘州六年还颇有些政绩,这一次应该还能升一升,多半会留在京里。

祖父说,等付大人到京后,两家就要交换庚帖了,也就是说,端木珩和付盈萱的这桩婚事差不多七七八八了。

端木绯对这位未来大嫂是什么样的人,心里也有几分好奇,远远地打量着对方。

没一会儿,那位碧衣姑娘就领着付盈萱过来给倾月和涵星见了礼。

又与众人寒暄了一番后,付盈萱的目光落在了端木绯和涵星之间的那把“春籁”上,眉头一动,流连了片刻。

那碧衣姑娘注意到付盈萱的目光,脆声笑道:“表姐,我听我娘说你师从江南的琴师钟钰……”她的声音中透着一丝隐约的炫耀。

听到钟钰之名,其他姑娘也是心念一动,看向这位付姑娘的眼神中就多了一分另眼相看。

这钟钰是江南知名的才女,自二十年前未婚夫过世后,就守了望门寡,此后她只与琴为伴,钻研琴道几十年,琴艺之卓绝被江南无数名人雅士所推崇,称其为琴痴。钟钰一向不理会凡尘俗世,心里只有琴,对弟子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听说江南曾有无数世家名门携女想拜于其门下,都被拒之门外,能被她认可的唯有琴艺,她的弟子寥寥无几。

这位付姑娘既然师从钟钰,想来琴艺不凡。

“表妹,家师正是钟钰。”付盈萱落落大方地一笑,眼神温暄明亮,谦虚得体地说道,“不过我拜在师傅门下也不过短短四年多,只学了些皮毛。”

“付姑娘,”一位圆脸的蓝衣姑娘想到了什么,眸子一亮,“你莫非就是湘州的那位付姑娘,听闻你是江南闺秀中的琴


状态提示:179错了--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