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开艘航母去抗日>3548 大平原级覆灭

美国和其他国家使用干扰丝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了,中国的导弹第一次亮相之后,西方的科学家们就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的神秘武器是用电磁波来制导的,于是他们想到通过干扰电磁波来干扰导弹的制导,干扰丝应运而生。

干扰丝在诞生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导弹起到了干扰作用,可是西方世界技术基础毕竟薄弱,无法对干扰丝进行技术改进,或者说,由于他们没有中国导弹的详细资料,不知道改进干扰丝的具体手段。

反观中国方面,自从见到西方世界使用干扰丝之后,立刻对其干扰丝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并对己方导弹进行改进,从而让美军干扰丝毫无用处。

在这天这个战场上,歼25发射的大型反舰导弹轻松地躲开了美军干扰丝,一枚接一枚飞向目标。

首当其冲的是大平原级,之所以先是它,并不是美军想把它当炮灰,因为在歼25面前,不管是大平原级还是总统级,都会被毫无悬念地击沉,谁先谁后没有意义,之所以被首先击沉的是大平原级,完全是因为巧合。

大平原级航空母舰一共有两艘,一艘为“001号”,一艘为“002号”,001号首先被击中,那枚大型反舰导弹直接命中了舰身中部。

大型反舰导弹代号“天玑”,是鹰击12的仿制型号,北京舰回到这个时代之后,大型反舰导弹消耗很快,毕竟这个时代的战舰全都是排水量两三万吨的大战舰,林远时代这么大的战舰很少,一般驱逐舰都是五六千吨级的。(

林远为了解决大型反舰导弹数量不足的难题,仿制鹰击12,这个仿制毫无难度,很快成功,林远针对这个时代敌军空中力量不足,歼25处于绝对优势,舰载一处于相对优势,无论是歼25还是舰载一都可以比较容易地靠近目标发射的特点,增加了仿制大型反舰导弹的装药量,大幅度提高杀伤力。

按照导弹专家高宁海的想法,这型大型反舰导弹被命名为“天击”,一方面形象地表达了导弹从天而降的英姿,一方面隐喻了中国发射导弹是“替天行道”,而林远觉得,“天击”这个名字太过俗气,于是用“天玑”替换了它,天玑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替换之后,名字陡然高大起来。

天玑反舰导弹采用了“末端入水攻击”方式,也就是说,在攻击的末端,导弹是进入水中,直接轰击目标舰船水线下方船体的,这个地方一旦被击中,海水会急速涌入船体。

天玑反舰导弹在001号大平原级航空母舰舰员的注视下,钻进了水中,很多不懂“入水攻击”的舰员还大声欢呼,认为导弹脱靶了,001号大平原级航空母舰逃过一劫,可是他们的高兴劲还没过去,导弹就在水线下方一米处的船体上发生了爆炸。

导弹在水下爆炸,就相当于是一枚鱼雷击中了船体,大平原级航空母舰是由商船改装的,当初改装的时候,为了节约工时和成本,没有在船体水线下方铺设装甲板,也就是说,大平原级航空母舰的水线下船体,还是一层薄薄的铁皮。

这层铁皮在天玑反舰导弹的面前,就像烈日之下的冰块一样消融了,天玑反舰导弹爆炸形成的金属射流和冲击波直接杀进船身内部,横冲直撞。

天玑反舰导弹造成的破坏,和对美军雷达船造成的破坏相似,区别的地方在于,大平原级航空母舰比雷达船更大,推进的时候需要的高温高压蒸汽更多,所需的蒸汽锅炉也更多。

蒸汽锅炉就如同连成一串的爆竹,一个接一个地爆炸,每一次爆炸,除了把锅炉舱里的船员炸得尸骨无存之外,还会对船体造成巨大破坏,引发巨大火灾,导致船舱无法有效阻隔涌进来的海水,大量海水很快在各个舱室之中蔓延。

大平原级航空母舰的排水量毕竟有五万吨,不是那么容易沉没的,舰员的素质也比较高,损伤管制训练非常好,他们立刻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损伤管制作业,消防员前去灭火,补漏员修补破洞,排水员操纵水泵……

如果让001号大平原级航空母舰按照这个趋势排水,那这艘航空母舰多半会生存下来,可是别忘了,这次战斗,是两架歼25对付一艘航空母舰,每一架歼25都携带着两枚天玑反舰导弹。

在第一枚天玑反舰导弹击中001号大平原级航空母舰之后,后续三枚有两枚命中,全都打在水线下船体上,其中一枚还打在第一次被炸出来的破口上,对船体内部造成的破坏更大。

001号大平原级航空母舰在遭遇三枚天玑反舰导弹之后,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救的可能,舰长无奈地下达了弃舰命令,全舰八百多名舰员活着的立刻弃舰逃生。

美军舰船设计特别注重弃舰逃生能力,大平原级航空母舰配备的救生艇高达二十艘,可以容纳四个人的救生浮筏多达三百个,因此没有被爆炸和火灾杀掉的人,基本都能活着出来。

在001号大平原级航空母舰被击中之后的第八分钟,002号大平原级航空母舰也被击中,这一次四枚天玑反舰导弹全部命中,蒸汽锅炉、弹药库相继发生爆炸,各种零部件和断肢残躯如同天女散花般飞出,七零八落地砸在海面上。

两艘大平原级航空母舰被击中,漂浮在水面上,还没有沉没,厄运在此时降临到了总统级身上,一枚天玑反舰导弹直接命中林肯舰的舰首,可是总统级却不像大平原级那样脆弱,毕竟总统级是经过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


状态提示:3548 大平原级覆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