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四国演义系统>第242章 向辽朝学习的东汉末年—西北招讨司
胞,名字叫做贝特洛。

皮埃尔-马瑟林-贝特洛,1827年10月27日生于巴黎,1907年3月18日卒于故乡,法国有机化学家,物理化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并曾经在1886年至1887年,担任法国教育部长,随后又在1895年至1896年担任外交部长。

换而言之,这个家伙不仅仅是苏宁的同行,同时他还是一名优秀的行政管理者,尤其是在科学研究方面,他的行政管理才能尤为出色,因为他曾经在著名科学家巴斯德之后,担任法国科学院终身秘书长。

同时他的行政经历告诉苏宁,此人对于官僚机器的运转,一定也是有所了解的。虽然法国内阁奉行的是选举制,所有对公共事业有所关心的社会人物,都有可能进入内阁,而他并不是从基础的行政人员开始做起,这也就意味着,他可能对基础的行政工作并没有切实的了解,但是,能有基本的了解,也就算得上是不错了,毕竟行政制度的底层设计,也不会交给她这个外行来完成。

于是苏宁在和他的彻夜长谈之后,敲定了一个崭新的方案,第二天一大早,苏宁就下达通知,将会在三天之后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会议,与会人员包括他现在麾下的主要将领,主要科学家,谋士,和大多数工匠代表。至于会议的议题,主要有三项,第一是宣布以章楶建议为基础蓝本而设计的北宋官僚体制,这一官僚体制将不会以大汉朝廷的名义执行,甚至他都不会将关联二字挂在嘴上,因为这只不过是苏宁的公司幕僚体系的等级制度,苏宁甚至已经为此想好了对外的说辞,那就是自己养的门客实在太多,而公司的职能部门有时在庞杂,如果不给他们惊喜分工的话,恐怕很难有序的处理好家庭的事务。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应该是关于科学家在新的目标体系当中的位置,这一点对于苏宁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于绝大多数的科学家,以及政治家们来讲,也是极其重要的,对前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前程,但对后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科学家将会是他们在未来舞台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但第三项议题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苏宁将会和与会的历史学家一起讨论,是不是要效仿辽朝的军事制度,来重新划定自己的私人部曲。

第一项议题进行得非常顺利,尤其是在几名召唤者大唱赞歌的支持之下,很少有人直接站出来反对,就连荀彧也只是在私底下怒不言,苏宁知道他心中的想法,自己跟所谓的幕僚制定职务名称,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设置百官图谋造反的前兆了,然而苏宁所设立的这些职务的名称,却没有一个出现在汉代当中,谁知道这些名称都是经过他仔细挑选的,那些在汉代是已经出现的名字,早就已经被他淘汰出去,或者被苏宁稍加变通,改成了其他样子。比如说苏宁的体系当中有很多职务都带有郎字,这和朝廷当中议郎等官职名称接近,柏树林所采用的,却是什么文林郎,承务郎,宣德郎,朝请郎。就差直接加上一个灰太狼了。

更何况这次公布的也只是散官阶和基本的差遣,因为需要给以后的升迁留下空间,所以众人得到的散官阶也都不高,而且他们所关注的,也大都是实际的差遣。

比如说贝特洛先生,虽然只得到了一个从九品上的文林郎,但却拿到了科学院秘书长的实职差遣,这让他非常的高兴。于他而言,这个差遣意味着非常重的实权,就连此前曾经立过功的阿基米德,也比不上他的权力大。

阿基米德因为立过功的缘故,所以得了个正八品下的承事郎。但他的差遣却依旧是汉阳大学物理学讲师,兼任狼堡守备司令。

有这样的现象在,荀彧及变相表达一些不满,也担心没有人会迎合他的说法,反而会引起更多人的不满。这样以来,他还不如暗中搜集苏宁的实力,将来也好有一天,将此事秘密报知朝廷。

苏宁知道他的心思,然而却并不在乎。接下来会议进行第二个议题,那就是关于科学家们的职务安排。

“我们的公司,毕竟是依赖于科技生产的,所以,我们非常重视科学文化的培养,在场的各位,拥有大学以上文凭的,可以被称之为有出身,没有的,恐怕你们就要去考了,否则你们就是没出身。需要强调的是,在我们的这套管理制度当中,有出身的小伙伴就会晋升得快一些,而且,他们的本官官阶将会使用特别的职务。”

章楶等人对这一点,显然略有反对之意,因为在他们看来,进士科举是否成功,才是有无出身的分水岭。不过这也不要紧,左右大学当中,也有文学类的专业,大不了他们去考一个就是了。

那么如今,会议就只剩下第三项议程,那就是确定一下是否使用辽朝的军事制度。

率先站出来发言的,竟然是让苏宁略感意外的班超:“在一张昨天与质夫兄商量过这个问题,我们一致认为,主公至少应该设立一个西北招讨司。”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242章 向辽朝学习的东汉末年—西北招讨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