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永世帝唐>第两百零一章:瓷器计划
p>

但是殷清风不需要这么高要求的瓷砖,他需要一个方形的瓷器,或者是是瓷片。

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南京建了一座大报恩寺,当时就使用了瓷砖。有一期节目,展示了一块约为十二乘十二乘二点二厘米的瓷砖。

殷清风不奢求二点二的厚度,哪怕是三公分也没问题,只要是瓷砖就好。

他决定了:只要这韩起能烧出瓷砖,下一步,他就打算把他所知道的有关瓷器的工艺都交给韩起去研究,然后竭力把他培养成瓷器的工艺大师。

其实,无论是刻花、划花还是印花,只要点破了,也就没什么神秘感了,殷清风最想做的是搞出绞胎瓷器和秘色瓷。

绞胎瓷器出现在唐代,以前没有出现。

绞胎的制作非常复杂,首先用白色、褐色两种瓷土相间揉合到一起,然和拉坯成型,这样胎体出现白褐相间的如木纹状的变化多端的纹理。施釉后入窑烧制即成绞胎瓷。

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能绞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

目前考古发掘的器物,除了李治及女帝的孙子李重润的墓出土了唯一一件绞胎瓷骑马俑外,世上再无第二个绞胎瓷塑了。

殷清风有幸亲眼见过那尊绞胎瓷骑马俑,当时他就被迷住了。现在他“进军”瓷器行业,一定不能让这个荣誉被别人抢走!

至于秘色瓷?只是有名儿而已,他不稀罕。但,只要别人稀罕就行。

除了这些工艺外,殷清风也会在生产方式上给韩起以“指点”。

所谓的生产方式,就是对瓷窑进行改进。

北方传统的瓷窑叫馒头窑,南方的瓷窑叫龙窑。

窑墙围绕着略呈椭园形的窑室、封闭的窑顶、内置的火膛、固定的窑门。特别是在后窑墙有一个烟囱,在窑墙底部有一个进烟口。这就使火焰的流动方式,从原来简单直焰上升式改进为半倒焰半平焰的混合式。

因为它外形像一个馒头,后世人称之为馒头窑。

从东周以至建国前后,两千多年间,北方陶瓷产区一直沿用此种窑形的窑炉,虽稍有改变,然而只不过在窑体的大小、烟囱的高低上略有变化而已。

龙窑: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亦称蛇窑、蜈蚣窑。

不管是馒头窑还是龙窑,生产效率都不如后来景德镇改进的景德镇窑,也就是他应用在好畴县那座水泥窑的样式。

景德镇窑是中国传统制瓷窑炉营造技艺最高水平的体现,再对其进行改造就只能往里添加现代的设备了。阅读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ww444


状态提示:第两百零一章:瓷器计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