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网络游戏>龙起南洋>第三十一章 成家立业

ps:第一更到!求收藏,!感谢书友五典的打赏!

转眼间就到了1835年年底了,龙宇飞出现在这个世界,也有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半年内,他不仅成功的融入了这个世界,还成为了飞鱼公司实质性的首领,罗三姑只不过是顶着一个名义上的统制的名头而已,实际上所有的大事都是由龙宇飞来决策的。飞鱼公司的高层们,似乎也都默认了这个情况,龙宇飞已经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飞鱼岛的众多海盗们的认可。毕竟,他们当初在海上风里来雨里去的时候,可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现在的飞鱼公司,每天都在快速的成长着。几乎每一天都有华人村落在投靠飞鱼公司,这些华人村落,少则两三百人,多则上千人,这使得飞鱼城的人口数量一直在上涨着。整个飞鱼城也完全成为了一个繁忙的工地,原本进度有些缓慢的城市建设,在大量的劳动力加入之后,进度有了显著的提高。或许再过几个月,一座巍峨的城市就将出现在棉兰老岛北部了。

飞鱼城城外的平原,也开垦出了不少的良田出来。棉兰老岛的气候炎热,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即便现在的中国已经处于冬季了,但在这里依旧可以进行粮食种植。随着飞鱼城的人口越来越多,需要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多。好在飞鱼城外都是平原,可以开垦出足够的良田。

飞鱼公司的钢铁厂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厂也扩大了规模,现在每个月能够生产上百吨的钢和熟铁,铜的产量也提高到了二十吨左右,这使得飞鱼军的弹药供应就不再受到限制。龙宇飞一直在寻找的钼矿、铬矿以及镍矿,也已经找到了,并且开始开采了。很快,飞鱼军使用的步枪的枪管的使用寿命就会提高很多。最为重要的是,生产大炮用的炮钢,也就有着落了!

飞鱼公司的兵工厂,现在每天生产的飞鱼步枪已经提高到了五十杆,子弹也提高到了一万发,已经足以保证飞鱼军的训练和作战消耗了。只不过,在龙宇飞的要求下,兵工厂的厂长赵兴凯,还在继续扩充产能。随着飞鱼军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广,组建的军队越来越多,对于武器弹药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现在早做准备,总比将来抓瞎要好!

龙宇飞现在每天非常的繁忙,每天上午和飞鱼公司的铁匠们研制蒸汽机。飞鱼公司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只能依靠这些手艺人了。好歹龙宇飞在机械学上非常精通,要不然单单靠这些铁匠,要制造出蒸汽机,那比登天还难。下午的时候,龙宇飞则和赵毅父子研制新式的武器。飞鱼军现在还没有支援步兵作战的火炮,这限制了飞鱼军的攻坚能力。随着飞鱼军新组建的部队即将完成新兵训练,龙宇飞也迫切的希望能够尽快为飞鱼军装备火炮,使得飞鱼军能够早日投入对棉兰老岛的土著们的进攻当中。

棉兰老岛交通条件恶劣,并不适合重型火炮的运用。因此,龙宇飞的目标是研制迫击炮。迫击炮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342年。当时西班牙军队围攻阿拉伯人所盘踞的阿里赫基拉斯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翘起朝向城外。从筒口放入一包黑火药,再放进一个铁球,点燃药捻后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这种被称为“摩得发”的原始火炮可以说是现代迫击炮的雏形。

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则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当时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争夺中国的旅顺口而展开激战。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日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日军。于是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这门炮使用长型超口径**,全弹质量11.5kg,射程为50~400m,射角为45°~65°。这种在战场上应急诞生的火炮,当时被叫作“雷击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然而戈比亚托发明的迫击炮是由海军臼炮改装而来,虽然射程近,但无法拆成可携带的部件,步兵小单位作战使用起来仍然不方便,因此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一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由于堑壕阵地战的展开,各国开始重视迫击炮的作用,在“雷击炮”的基础上,研制出多种专用迫击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迫击炮的应用更为广泛,几乎各个国家的军队大规模的装备了这种轻便、适合跟随步兵作战的火炮。

迫击炮主要由炮身、炮架、底钣和瞄具组成,可拆卸,这使得行军途中的运输更为便利。之前钢铁厂生产的钢铁达不到要求,使得飞鱼军的火炮研制陷入了停滞。但随着添加钼、铬和镍等金属的合金的出现,这一我那天已经得到了解决。依靠龙宇飞超前的知识,飞鱼军很快就能够拥有轻便的迫击炮。

龙宇飞每天的时间都用在科研上面去了,飞鱼公司的其他事务,则只有晚上处理了。没有公司正在快速的发展,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这使得龙宇飞经常都忙到深夜。

“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个办法分摊这些事务才行,否则的话,老子迟早得要被累死才行!”龙宇飞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之后,伸了一个懒腰。

“宇飞,可惜我什么都不


状态提示:第三十一章 成家立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