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萧隽只想带三十多人的护卫队出关的,可菅一不听他的,硬是带上了全部护卫队。
一起九十多人,带了一百二十匹马。马袋里都装上了两天的肉干、清水和酒。
萧隽笑道:“你这不是去打猎,你这是去宿营。”
齐家兄弟俩更是兴奋。
关外的草原、戈壁、大漠风光早就听父亲描述过,如今不仅能亲眼看见,还能打猎、露营,这让他俩几乎一夜没睡。
护卫队员大都来自京城,这样的风光也是没有看见过,而且听说还有可能与匈奴人作战,这让他们更加兴奋。
帝国边境曾被匈奴人袭扰的苦不堪言,边军里曾有过这样的惯例:只要有三个匈奴人的脑袋便可由兵士升级为伍长,而匈奴人女人、孩子、牛羊马匹谁抢到的就归谁。
在卢龙镇子上,许多退役的老兵家里有好几个女人,很多都是外族,匈奴、鞑靼、蒙人甚至西域人。生出的孩子往往也有外族的特征。
可是真正出关之后,大家的兴奋劲很快就过去了。跑了两个时辰,除了打了几只沙兔,一只黄羊,别说人,连戈壁滩上最常见的狼都没看到一只。
到了一块草地,菅一发出号令,让大家都下马休息,让马吃草饮水,而大家围坐在一起,将仅有的一点战利品烤着吃了。
一只沙兔在远处探头探脑,警觉的注视着大家。萧隽看了,不觉想起在山谷里的日子。对着三个徒弟说:“看为师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
说完,几起几纵便追起了兔子,那兔子见有人追来,倒也并不害怕,只是左边跑跑右边跑跑,却想不明白,自己离这群人越来越近。
萧隽驱赶着兔子往人群中来,喊着:“齐虎齐豹,该你们两个出手了。”
这兄弟俩跟着兔子追了会,总算抓住了出关以来的第一个猎物,大家在一边呐喊助威,气氛很是热烈。
忽然,警戒哨来报,西边黄沙滚滚,像是来了不少匹马。菅一吹响了警报号角,全体急速上马,列阵做好了战斗准备。
没想到过来的竟然是打着边军旗号的百人马队。那旗子上有个斗大的“李”字,为首一人虎背熊腰,横担着一根铁矛,老远就哈哈大笑道:
“钦差大人,带着一帮小的在这里抓兔子玩呢?”
“李参将,你们这是干嘛去?”
“我们也去抓兔子,抓两条腿的兔子。”
“钦差大人,一会有母兔子我们送你两个让你尝尝鲜。”
这帮边军狂笑着一溜烟的跑了,留下一路的风尘。
“继续前进。”菅一发出号令。
“菅偏将,咱们也跟上去瞧瞧?”一个什长大声建议道。
“对啊,咱们也跟上去瞧瞧,兴许也能捞着点啥。”
菅一看向萧隽,萧隽不置可否。
“那咱们就远远的跟着。”菅一虽说是偏将,在边军也没待过,对于同外族交战,只是听说过,他的好奇心也起来了。
这一跟,就到了下午,马鬃山已经在眼前了。
“晚上去山里扎营,休息一晚,明早回去,别管他们了。”
萧隽命令道,现在离嘉峪关口至少有六百里路了,自己以身为饵的计划看来是失败了。
找了个谷口,全部人马开进去,正在寻找避风的地方宿营,却听到外面一阵阵马蹄响,一个边军打扮的传令兵便纵马边喊,
“占领谷口,结成防御工事。”
萧隽和菅一跑上山坡,只见不远处李大鹏带着马队边打边撤,后面尾随着黑压压一群异族骑兵。
“战斗警报,弓箭手迅速占领两侧山坡。其余人伐木运上来。”萧隽回头看了一眼。
“两人一棵树,别心痛刀了,枝丫也别削,速度砍。”
护卫队员每人配了把长匕首,近战用的,好多人还没在实战中用过。
萧隽看了下谷口的地形,可供六七人并排骑马进来,如果时间够用,还来得及用树木将谷口堵起来。现在需要的是赶紧伐木,再用弓箭延缓进攻,拖到天黑就有时间加强防御工事了。
至于这条山谷是不是条死路,那只能听天由命。
五十多人第一轮伐木已经结束,扛到谷口却不知道怎么办,李大鹏他们还在尽量的拖延着时间。
“先堆在一边,别堵,再去砍。”
李大鹏带的这一百多匹马队看起来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兵,面对几倍于己的敌人围攻,丝毫不乱,只是不停的用弓箭射击逼近的敌人。
第二轮伐木也结束了。
“菅一,用号声联络他们,让他们撤进来。”
菅一吹响了集合号。李大鹏他们开始加快撤退的步伐。
“下面的注意了,待最后一名边军撤进来,一起用木头将谷口堵起来,然后,准备投枪攻击冲进来的敌人骑兵。”
萧隽突然感觉到,自己从未参加过这样的军事活动,但应对起来还是有板有眼的。平时没事喜欢读兵法书,这时候不知不觉的就排上用场了。
“弓箭手,别直挺挺的站着,半跪式。瞄准领头的,射击。”
最后的边军已经进谷,护卫们开始向谷口堆积木头,只是五十几根树木太少了点,对面一批悍不畏死的匈奴人已经开始加速冲锋,这些横七竖八的树木障碍他们还未放在眼里。
“五排列队,投枪准备。”
陈宪已经成功的指挥了一次类似的防御战,他的声音更加沉稳、冷静。
“弓箭手注意隐蔽,没有掩体的撤下去。”
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