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晴明穴、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合谷穴等等。这些穴道对于人的眼睛都有好处,经常的按摩这些穴道。可以对人的眼睛起着保健的作用。
现在我们所做的一些眼保健操,其实就是在按摩这些穴道。
睛明穴:睛明,出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
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
主治目赤肿痛、目眩、近视等目疾。
攒竹穴: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眉头、眉本、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fēng_liú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操作方法为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0.5~0.8寸,或直刺0.2~0.3寸。禁灸。
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
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短暂晕倒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可以说是人体最重要的穴道之一,它不可轻易的击打,这是因为太阳穴是颅骨骨板最薄弱的部位。
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额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此处是颅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质脆弱的部位。
颅骨为一层坚硬的骨板,对脑起着保护作用。颅骨骨板各处薄厚不一,平均厚度为5毫米,最厚处为1厘米。而太阳穴处的骨板厚度仅为1——2毫米,是颅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暴力打击,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后可直接影响脑的功能。
还有,太阳穴深层颅内有众多的出血来源。
在颅内的这一部位,血管分布相当丰富,因此构成了众多的颅内出血来源。起于颌内动脉的脑膜中动脉,在硬脑膜外沿颞骨鳞部向上行走,并在太阳穴处的颞骨鳞部分支为脑膜中动脉前、后两支。同时,脑膜中静脉也与脑膜中动脉相伴行。
在颅内更深一层的硬脑膜下,还分布有大脑颞叶的皮质动、静脉。
太阳穴遭暴力打击,不仅可以因颅骨颞鳞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而且常常可以在颅骨完整的情况下损伤脑膜中动、静脉,在中颅窝基底部形成硬膜外血肿。
脑膜中动脉破裂形成血肿,不仅十分迅速,而且后果极为严重。
脑膜中动脉破裂,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昏迷后的间歇清醒期极短,多则不足1小时,少则只有10分钟,常常在损伤两小时后完全昏迷。如果伤后6小时仍不能有效地制止出血,即可以致命。
脑膜中动脉的两个前后分支损伤以及大脑颞叶皮质沟内的动脉损伤,会在脑膜的更深一层形成以颞区为中心的巨大颅内血肿。由于出血部位较深,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ps:注:谢谢谢志修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