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最早的发现纪录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虽然名为“白海豚”,然而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体呈深灰色。年青的会呈灰色,至于成年的则呈粉红色。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见于我国-东--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
中华白海豚身体修长呈纺锤型,喙突出狭长,刚出生的白海豚约1米长,性成熟个体体长2.0~2.5;背鳍突出,位于近中央处,呈后倾三角形;
胸鳍较圆浑,基部较宽,运动极为灵活;尾鳍呈水平状,健壮有力,以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叶,有利于其快速游泳。眼睛乌黑发亮,上、下颌的每侧都有20~37枚圆锥形的同型齿(上颌齿数=30~36枚;下颌齿数=24~37),齿列稀疏。
吻部狭、尖而长,长度不到体长的十分之一,喙与额部之间被一道“v”形沟明显地隔开。脊椎骨相对较少,椎体较长。鳍肢上具有5指。
全身都呈象牙色或乳白色,背部散布有许多细小的灰黑色斑点,有的腹部略带粉红色,短小的背鳍、细而圆的胸鳍和匀称的三角形尾鳍都是近似淡红色的棕灰色。
白海豚身上的粉红色并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表皮下的血管所引致。这与调节体温有关。一般会从初生的深灰色慢慢褪淡为成年的粉红色。
标本识别:体粗壮,喙中等长,背鳍基部形成增厚的脊,上有近三角形的较大的背鳍,鳍肢和尾叶均宽,均具圆的梢端,标本最大体长约2.6米,下颌前端略超出上颌,喙与额隆间没有深的凹痕为界,背鳍基部形成增厚的脊;尾柄具发达的背脊和腹脊;幼体时为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变浅,亚成体灰色和粉红色相杂,成体纯白色,常由于充血而透出粉红色;有些成体的身体上有暗色斑点,少数个体在呼吸孔后的颈部有暗色斑点形成的环。
中华白海豚很少进入深度超过25m的海域,主要栖息地为红树林水道、海湾、热带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咸水中。
中国沿岸的中华白海豚有时进入江河中,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曾进入珠江到达闽州的海--珠桥,并曾进入西---江约300km之远;
厦洲附近的曾进入闽南省九--龙--江约60k;东海北部的曾进入苏--州省长江段约220km。
港岛的中华白海豚单独或成群,多数为单独或成对的,最大的群约20头。10头以上的群通常随对拖网渔船活动。
珠--江口伶-仃-洋的群可达44头。在夏末常作跃水、探头等动作。乘浪不常见到。喜随拖网渔船活动,常在拖网浮子前的100~200m处看到它们,跟随渔船的活动可超过2小时(,2000)。
中华白海豚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据文献记载。最北可达长--江口,向南延伸至江浙省、闽南、台宝岛、闽东和闽西沿岸河口水域,有时也会进入江河。
近几十年有关调查资料,中华白海豚在中国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有两个,一个是夏洲的九-龙-江口,一个是在闽东的珠-江-口。
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群体。主要分布在河口的伶-仃-洋、万-山-群-岛和港岛西南部水域。
据1997~2000年南海水产研究所的调查资料显示,中华白海豚分布的北界在深川机场对开水域,南界在东--澳—小-蒲-台--岛一带;东侧的大-铲-岛、深-圳-湾、龙-鼓-洲、港岛新机场北部水域和大屿山沿岸,西侧的香-洲-湾外和澳---门对开海面,均有中华白海豚分布。分布范围面积不小于1200km^2。
白海豚活动的密集区主要在伶仃洋的东南部,其中内伶-仃岛-周围、马-友-石至大-屿-山之间和桂-山-岛附近,海豚的目击率较高;而从淇-澳---岛至澳----门之间的西部水域,海豚的目击率较低。分布态势呈东高西低,而且差异显著。
中华白海豚不集成大群,常3~5只在一起,或者单独活动。除了母亲及幼豚,白海豚组群不会有固定的成员。它们的群居结构非常的有弹性。而组群的成员也时常更换。
根据记录,组群最多可有23条白海豚,而平均为4条。性情活泼。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常在水面跳跃嬉戏,有时甚至将全身跃出水面近1米高。游泳的速度很快,有时可达每小时12海里以上。
在各种渔船中,白海豚特别喜欢在双拖船后觅食,而在双拖船后的海豚组群也比其他的大很多。
中华白海豚与陆生哺乳动物一样肺部发达。用肺呼吸,呼吸的时间间隔很不规律。有时为3~5秒钟,有时为10~20秒。也有时长达1~2分钟以上。
外呼吸孔呈半月形开放于头额顶端,呼吸时头部与背部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并发出“chi-”的喷气声。
中华白海豚的摄食消化系统与陆上哺乳动物完全一致,拥有牙齿、食道、胃、肝、脾、肠。成年海豚上下颌共有锥形齿125~135枚,排列稀疏,其功能不在于咀嚼,而是用于捕食。
摄食对象主要是河口的咸淡水鱼类,不经咀嚼快速吞食。解剖分析海豚的胃含物,主要有棘头梅童鱼、凤鲚、银鲳、乌鲳、白姑鱼、龙头鱼、大黄鱼等珠江口常见品种,食性以中小型鱼类为主。
其中白海豚最喜欢吃的是狮头鱼(collicida),其次是石首鱼(johyssaspp)。它的食量很大,胃中的食物的重量可达7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