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采苡收到六七本书,除了一本乃是地方志之外,剩下都是讲诉当地风土人情的,包括气候、植物、风俗、衣着、民间传说,等等。
沈采苡很喜欢,她平日里很喜欢看这些,看着,就觉得自己也走遍了天下。
燕王人不错呀……沈采苡高兴了,就又提笔写信,感谢燕王。
燕王收信后,面色不变,矜持点头,并吩咐松墨:“以后每到一地,都需购买地方志与其他书册,赠与沈六姑娘。”
松墨应下。
而后沈采苡就发现,还没等她下一封信寄过去,燕王已经把书册寄了过来,这让沈采苡有些挫败人家东西都已经寄过来了,她当然要写信去谢过,但每次都是干巴巴的两句谢谢,一张纸都写不满,总是显得不够有诚意。
沈采苡正襟危坐,思索该如何处理,才能让燕王知道自己对他的感谢是真心实意的,而自己也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他。
白菊和文竹出主意,“不知道燕王殿下日常用的武器是什么?做些剑穗枪缨赠予燕王殿下,也是姑娘的一份心意。”
沈采苡只见过燕王用弓箭,倒是燕王出京时候,背着一杆长.枪。
“那便做个枪缨吧,顺便去一趟普安寺,为燕王殿下求个平安符,然后一并送去。”沈采苡接受了丫鬟的建议。
之前倒是忘了,燕王出征的话,她该求个平安符送燕王才对,只是到底用心不够,才疏忽了。
现在赶紧补上。
白菊文竹对视一眼,满是欣慰。
她们是见证过沈采苡和方承嘉的真情的,生怕姑娘转不过来。
有哪个男人能容忍成婚后,自己妻子心里没有自己,反而还惦记着别人呢?
就算一时能忍,可总有忍无可忍的一天。
现在见沈采苡渐渐转寰过来,开始在燕王身上用心,两人都很高兴。
存了这个心思之后,沈采苡便与刘氏说起此事,刘氏点头:“该当如此的。”
刘氏便让李氏选了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让众人上山去烧个香,沈采苡如愿求到了平安符,下山之后便开始写信。
燕王已经把她打算要的书本送来,她不好再提请燕王买书之事,但她可以先道谢,然后再与燕王谈谈她在书中看到的趣闻或者怪诞之事,证明她是把燕王送的书,当作了一回事并认真看了的。
沈采苡又说,记得燕王出城时候,英武非凡,让她觉得马上所背长.枪,也非是凡物,如今请教了别人,连续做了好几夜,试了好几次,才做出一个满意的来,希望燕王不要嫌弃。
沈采苡还说,听闻亲朋出行,都该求平安符,以求平安,她之前不懂此事,如今懂了,便也求了一张,送与燕王,希望燕王平安凯旋。
燕王收到信,看完之后,取来自己长.枪慢慢摩挲。
枪缨已旧。
赠予他枪缨之人,如今更是形同陌路……其实可以不要这般决绝,若她依然觉得自己依然会无条件支持她,她胆子就会更大。
而三皇子,非是良人。
两人划清界限,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她,以后他们再无更多关系,但,他还是希望她好好的。
燕王垂了眼眉,注视枪缨,而后慢慢取下,换上沈采苡送的,旧的枪缨,被他放置好,收藏起来。
至于平安符……
之前真是从未有人送过。
燕王顿了一会儿,把它收起,藏于身上
沈采苡这么关心他,这是她的一番心意,总不好太过轻慢对待。
至于沈采苡信中所言奇闻轶事,他并未曾看过那些书,倒是真的不知道。
次日,燕王吩咐松墨:“以后买书,要双份。”
松墨当然只能应下,而后他就发现,燕王在途中休息或者是晚上睡觉前,总会看一会儿他之前从不看的这些书。
松墨忍不住好奇,问了一句。
燕王思索片刻,下意识回避了沈采苡写信会提到、他不想看到时候看不懂这个理由,倒是寻了个更令人信服的理由:“多学多看,用不上总比要用时候不懂得要强。”
松墨肃然起敬。
燕王面皮微微发热,垂头看书。
沈采苡继续发着一明一暗两条线路的信,密信乃是商讨大事,明线是做个别人看;而燕王依然喜欢在密信里说完所有问题。
落到隆安帝眼中,就是燕王对沈采苡的示好爱答不理的,他莫名对沈采苡有些愧疚,当着众位大臣的面,赞赏了沈文和几句,夸他为人谦和、做事谨慎。
又让林皇后宣沈采苡入宫,以示恩.宠.。
林皇后不大乐意,自己身为皇后,合该母仪天下,为何总要给沈采苡做面子捧场?
然如今六皇子被禁足,没了人捣乱,三皇子正是卯足了劲求发展的时候,林皇后也不能拖后腿,隆安帝喜欢沈采苡,她不但不能厌恶,反而还得比隆安帝表现的更喜欢沈采苡,才能让隆安帝高兴。
因此这次沈采苡进宫,就发现林皇后对她的态度格外的好,林皇后自己虽然不会太过于出言夸赞她,但林皇后身边宫女,却变着法子夸着沈采苡。
沈采苡真有些不习惯,不过她装模作样也是一把好手,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沈采苡和林皇后真是母女呢。
沈采苡应付完皇后,又得了一些赏赐,出宫路上,瞄到了永华宫的影子。
只看了一眼,沈采苡便转头走了。
永华宫最近日子可不会好过,六皇子禁足,私下产业被捣毁,如今啊,六皇子是元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