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做“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那一众高手在最初围攻妙山大尊的时候,自然是一鼓作气、斗志昂扬的时候,到了现在,己方死亡已有一人,受伤更是好几人的情况之下,斗志什么的,早已唱衰,退却的心思也已然在那一众高手的心头有了滋生。
就是那一众高手就真的心甘情愿的愿意离去吗?当然不是。
己方都死了一人了,单单因为这么一个缘由,今日之事就不可能这般了结了。
不过此时此刻,不是了结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跑去做那了结,那一众高手想必会折损得差不多了。
那时候的折损便是真真正正的折损,是掺杂着死亡的折损。
那一众高手当真是来自一个隐世不出的宗门,这样的宗门虽不至于对宗门之内的每一个弟子都珍惜非常,却也不会真的认为宗内弟子的死是个简单的小事。
再者说,那一众高手都是高手了,显然在他们所处的隐世宗门里头也不是小角色,若是为了一颗逆道之种就有了大的折损,即便得到逆道之种,他们也不好回去交差。
况且逆道之种真不是那么好抢到的,毕竟若是杀个截仙道人和妙山大尊都以自己一方伤亡大半为代价,再遇到其他的对手,那一众高手怕得全部交代在这里了。
即便不会全部交代,相信也逃不走几个。
因而事情朝着截仙道人的所想方向发展了,也就是说,那一众高手死定了。
那一众高手对此也不是没有做出防备,比如对方里头就有人说了,说什么截仙道人收了好处,是该帮他们的忙了。
直接将此事挑明的,目的自然是挑拨截仙道人和妙山大尊之间的关系,好让妙山大尊再不与截仙道人联手。
问题是,截仙道人对此早有防备,就是他有和妙山大尊传音,也有将他的猜测,便是那一众高手的来头告知妙山大尊。
隐世宗门啊!妙山大尊也不是孤陋寡闻之辈,因之已有决断的,怎么可能在身上有着逆道之种的情况放过那一众高手?
妙山大尊也相信截仙道人不会有此放过,终归隐世宗门出来的人自有一种自负自傲,直白点的说,隐世宗门出来的人看不起天下人。
这样的宗门子弟,睚眦必报什么的,不说必然,却也不会有太大的偏颇,因为被被自己看不起的人给伤了,于他们而言绝对是难以抹去的耻辱,而他们哪怕为了洗刷那种耻辱之感,也绝对不会给截仙道人好看。
有此一个确定,妙山大尊怎么可能被挑拨了?在冷哼一声,做出防备截仙道人的模样的同时,他的眼底深处有杀意闪过,那是针对那一众高手的杀意。
截仙道人?说实话,要是那一众高手是来自某个知名的宗门宗派或者势力什么的,今日这件事情过后,妙山大尊是将找个机会收拾截仙道人的。
没办法,就因为截仙道人的多事,害得妙山大尊失去了本该入手的逆道之种,还因之搭上了自己的徒弟布逸苍的性命。
这是结仇了,而且还是生死大仇。
但是生死大仇到底还并非关乎生死,一来截仙道人没有逆道之种作为倚仗,二来截仙道人之前的叛宗之举,已经将自己摆到了会被寿谷宗追杀的一面。
妙山大尊与截仙道人之间的生死大仇,实际上就成了妙山大尊找截仙道人报仇,而截仙道人除开抵挡几下,就再无避免自己身亡的办法。
可当这一起得罪了劳什子的隐世宗门的,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隐世宗门太强,也太难对付,想要应对来自他们的报复之类,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如同截仙道人这种战力不俗的高手。
况且与旁人不同的是,截仙道人是确确实实的参与了得罪那一众高手所代表的隐世宗门的事情的,就不会在应对相应的隐世宗门的时候出工不出力。
两个人都决定不放过那一众的高手,勉强也算他们一方的山上金陵的那个高手,虽然不知道这个事情,但事实上,其人知不知道也无所谓了,着实是山上金陵的那个高手被那一众高手里头暴怒的几个收拾得已经没有了人样,眼看就活不成了。
就是如此一个高手的死也不是没有效果的,耗费暴怒的那几个高手的精力是一个,借此令那一众高手放松警惕是另外一个。
实则那一众高手之中也有机敏之辈,也有猜到截仙道人和妙山大尊现在的做法极有可能是在演戏,但是猜到又如何?甚至就是将此猜到的内容传音给了同伴又能如何?
有人是真的不想再打下去了,是真的想要回到那个与世无争的宗门了。
人心都不齐,退却之意又有传播,那一众高手是不再可能围攻妙山大尊和截仙道人他们了,那一众高手现在能做的,也只有暂时退却。
邬皓真人是心思门清,他很清楚妙山大尊和截仙道人的想法,却没有将此想法道出的意思。
邬皓真人又不是劳什子的圣人,不会见着一人就不管不顾的保其性命。
身为修士,迈出抢夺他人法宝的第一步时,就该意识到自己的性命会因此被人夺取夺走。
说白了,在邬皓真人看来,那一众高手的身死与否,是他们自己的行为决定了的。
于是乎,那一众高手就又死人了。
且是一个死了,紧接着的又死第二个、第三个的连续死法。
造成那一众高手的死亡的元凶,当然就是截仙道人和妙山大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