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冯郎君与魏曹公子孰美”这个问题上,关大将军给出非常肯定的答案:
“阿郎美甚,曹子建何能及君也?”
同时一旁的张小四持相同意见:
“魏常毁君谤君,当谓天下,君之美占天下八分,曹子建唯一分耳。”
冯君侯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本欲拒绝这等赞赏。
只是本着“舆论的阵地,我们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的想法。
既然魏贼一再贬低自己的文章,冯君侯自然也不会客气。
贬低我人可以,但贬低我的文章,咳,那就不是在贬低李太白?
这个绝对不行!
所以对“才高八斗”的称号,冯君侯也只好受之有愧,却之不恭了。
以兴汉会现在所掌握的资源,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散播出去,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
雍凉二州的游侠儿,虽说现在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但暗地里散点消息还是很好用的。
再加上商队往来,本就是天然的消息传播渠道。
随着萧关之战的直接影响开始消退下去,关中、汉中、陇右之间,又开始有要钱不要命的商队往来。
负责给商队调配大汉独有物资的李慕,在例常给冯永汇报时,多提了一个有些反常的情况:
“关中那边,有人主动提了红糖、蜜酒和蒲桃酒的价钱,而且需求量比去年的时候大了不少。”
李慕一边说着,一边翻着文件,“妾还特意查了一下往年运往关中的红糖,数量确实是一年比一年多。”
红糖这个玩意,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那就是类似后世的上瘾药物。
谁叫这个时代落后呢?
曹丕身为皇帝,还专门写了文章来说蒲桃酒乃是绝世佳酿,说它又甜又解渴。
可见就算是最顶级的权贵人家,对甜品那也是趋之若鹜。
“需求一年比一年多,那是正常之事,有什么问题?”
这里是李慕专用办公室。
冯永靠在软绵绒毛制成的沙发上,看向正站在办公桌旁边,认真翻着手里资料的李慕。
李慕这些年来,因为经常要露面处理事情,所以方便行动的窄袖紧衣已经成了她的常服。
春末的季节,气温已经回暖,腰间的束腰,把李慕的身材很好的勾勒了出来,上浑下圆。
很明显,自来到凉州后,得到的滋润比起以前,那是要多得多,所以身子就这么悄悄绽放开来。
“这一次需求量的增长量太大了,是去年数倍之多。”
李慕浑然不知道她这副女强人中却带着古典柔美的模样,在冯土鳖眼里有多诱人,仍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文件上:
“阿郎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对吗?”
“不觉得。”冯永摇头,“就算是关中那边想要大汉全部的红糖产量,那也不稀奇。”
红糖从它出现的那一天到现在,若不是为了给兴汉会打通魏吴以及西域的商道,对这几个方向实行配额制。
光是蜀地就能把一年的产量消化个干净。
更别说现在大汉早在几年前控制了陇右,截断了魏国权贵获取蒲桃酒的渠道……
想到这里,冯永突然坐正了身子,摸了摸下巴:
“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好像也有哪里不太对。”
若是魏国权贵对甜品需求量那么强烈,那么从失去陇右的第二年就会开始想办法从汉中和陇右大批量进口。
而不是等凉州落入大汉手中才开始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因为陇右落入大汉手里,同时也就截断了凉州与关中联系的主要通道。
冯永敲了敲桌子,稍微思索了一下,“有办法知道这些多出来的需求最后是流向哪里的吗?”
刺史府诸事,军事上有关大将军,政务上有张小四,后勤装备有阿梅,财政来源有李慕。
虽说冯刺史胃不太好,平日吃饭要多吃点软的。
但真要说他光是混吃等死,后宫团第一个不答应。
比如说情报系统的建立,情报的梳理与分析,冯刺史的理念,就超越这个时代不止一两个世纪。
李慕摇了摇头:“中原那边的世家实在太多,而且现在关中那边,司马懿似乎有意在长安开专门的易市。”
“从汉中和陇右过去的商队,现在只能在规定的地方交易。”
听到李慕这个话,冯刺史眉头一挑,然后就是淡然一笑:
“所以说,真要搞谋算庙算这一套,还是得让司马懿来啊!曹真之流,武夫而已。为将可,为帅的话,不过是仗其姓曹而已。”
天下有资格这样评价曹真的人,同时又敢这样评价的,不算太多。
冯刺史正好是其中之一。
以前关中需要大汉的毛料红糖蜀锦等大宗物资和紧俏物资,所以在明知商队当中有细作,那也得捏着鼻子放进来。
再加上到处乱窜的游侠儿,可以说,在前几年,大汉把关中地方上渗透得跟筛子一样。
游楚的家人能被冯永派出去的人轻易迁到汉中,就是一个证明。
唯一没被渗透的,也就是军中。
如今关中被司马懿这么一搞,以后细作的工作只怕没以前那么方便了。
甚至就连商队运过去的商品定价权,司马懿也要瓜分走一点。
当然,这个对于大汉的利润,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现在是卖方市场。
司马懿要走的,是对关东市场的定价权。
想通了这一点,冯永下意识地敲了敲桌子。
果然说不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