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和他说说,别贻误了军机。”袁绍对身边的中黄门吩咐道,虽然刘毅是他培养的亲军,可也不能因此就恃宠而骄。
中黄门领命之后眼珠一转,当即心里就有了计较,一个好下属绝不是麻木的执行领导的命令,而是揣摩领导心思后,迎合领导的想法,去执行。
袁绍的意思是敲打刘毅,同时也有留情的一面。
没一会儿,刘毅便见到一直跟在袁绍身边的中黄门,这中黄门也是一个妙人,一拍马就上前一步,攥着刘毅的马缰绳,使得他的战马同刘毅的马匹齐头并进。
“刘别驾,你这是做什么呀?”中黄门压低声音道。“你们右翼的行军速度太慢,怕是要耽误了大将军的大事。”
“我会让他们加快速度的。”刘毅拍胸脯保证道。
中黄门见刘毅说的信誓旦旦,当即也不多言语,立即拨转马头回袁绍身边回禀。
却说这一会儿工夫,两军相隔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战事一触即发。
袁绍亲自执金鼓,这金和鼓是两种不同的器物,金的模样好似铃铛,一般鸣金为收兵之声居多,鼓为皮鼓,是前进和出战的代表。
另外在袁绍身边还有专门负责旌旗传令的士卒,这旌旗也有讲究,因为大型战争,人数过多,有时候金鼓的声音很难听到,这时候一面巨大的旌旗就能让士卒看的清清楚楚,旌旗用来指挥左右和奇兵之用。
隆!
袁绍一鼓敲响,所有的士卒听到之后都神情一震,这是重鼓,代表出击。
颜良、文丑立即带领大戟士奋勇向前,他们手中的大盾也高高举起,企图模仿鞠义那时候的战术。
高览也兴奋无比的带领麾下士卒跟随颜良、文丑的大戟士方阵左侧,如果不是他要负责护住大戟士方阵,恐怕这会儿高览早冲到前面了。
刘毅也想冲快一点,奈何他赶制的‘加长长矛’实在是影响士卒的行军速度,所以这会儿他只能勉强跟在大戟士方阵的右侧。
“杀!”
相对来说,公孙瓒的命令很简单,一个杀气冲天的‘杀’字就能代表一切。
左右两侧的骑兵蜂拥而出,冲向大戟士方阵。
只不过这一次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并没有傻乎乎的冲击上来,而是朝着大戟士的左右翼而去。
而在公孙瓒的中军位置,有一群甲胄缺失的士卒正如狼似虎的冲向大戟士方阵。
“黑山军。”刘毅瞥了一眼后看到了中军冲出来的人当中有一人似乎有些面熟,略一思量便明白过来,这人曾跟着黑山军的张燕。
高览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彻底的打懵了,双方都是骑兵,可是高览麾下的骑兵根本无法与白马义从相比较,刚一接触,除了高览外,他身边的亲兵全部被砍翻在地。
与此同时,颜良、文丑也有种要哭的感觉,出现在他们面前的这伙人虽然甲胄不齐,而且手中的武器也千奇百怪,甚至大部分士卒都穿不上铁质盔甲,只套上了牛皮甲,这牛皮甲只能防御穿透力弱一些的箭矢,对于环首刀之类的铁质兵器根本没有抵抗力。
可就是这样,颜良和文丑两人却真正的感到心寒,这些人作战起来悍不畏死,通常会两三个人一组,分工合作,瞬间就放到一名大戟士。
他们因为没有厚重的甲胄,所以行动迅速灵活,反观大戟士,因为先前就知道要抵御骑兵的箭矢和战马冲击,每个人都恨不得往身上套三件两当铠,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这一群大戟士都成了铁罐头。
防御倒是厚实了,可是行动却迟缓了许多。
如果这群大戟士遇到白马义从,胜负也许还很难说,可是他们遇到的是一群只穿着牛皮甲而且作战疯狂的士卒,败只是时间问题。
中路的大戟士差不多完了,护它的左翼高览也差不多,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其他。
唯独右翼刘毅这一边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这群白马义从发现刘毅这一路材官步兵时,还以为捡漏了,可以肆意的砍杀这群站在地上的士卒。
可惜的是现实教会他们什么叫意外。
首先,迎接他们的是刘毅为骑兵特制的‘加长版长矛’,两名士卒一起扶着,只消往前一伸即可。
噗!噗!噗!
竹矛入肉的声音不绝耳语,若单是这样还不足以让白马义从感到绝望。
因为在竹矛刺透战马或者将马背上的骑兵捅下来后,立即有一拨人在地面翻滚一圈后,凑到战马或者被捅下来的骑兵面前,伸手就是一刀。
就这样,刘毅在后面看着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不停的冲上来,然后就像是割韭菜一样,一茬茬的倒在地上,杀到后来,那雪白的竹矛上都浸透了鲜血。
地面上不但有大批骑兵殒命,而且还有同等数量的战马躺在地上哀鸣。
身在中军的袁绍看到此时也明白此战已败,不过幸好刘毅还算给他长脸,当即也果断的鸣金收兵。
袁绍让传令兵下令,要护住刘毅,颜良、文丑和高览都看到旌旗的指挥,当下便朝刘毅所在的位置收拢。
这一战,以袁绍战败为结果,公孙瓒小胜一局。
对于双方来说,士气的影响是最直观的,不过倒没有严重到生死存亡的地步。
不过袁绍也算是败中有胜,至少刘毅那一翼人马也斩杀了不少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
双方各自回营
袁绍这边人人都垂头丧气,见此模样,袁绍也不好多说,更不会去奖励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