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越战的血>第二百一十四章 7.12战役(十三)

在黄建福的指挥下,142高地方向再次发生了一次大屠杀。

尤其让越军感到气妥的是,这次大屠杀的状况似乎跟上一次差不多,同样是中国军人的坦克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两翼穿插并夺取了142高地将越军包围,同样是以坦克对越军步兵进行大规模的杀伤。

也就是说越军在同一个地点犯了两个同样的错误。区别只是……第一次越军是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第二次是在越军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只不过越军没想到我们火炮竟然能突然发威将其反坦克部队给压制住而已。

当然,这一场战斗因为越军拥有反坦克部队,所以虽然我军打死打伤越军步兵两百余人,并摧毁了越军装甲车五辆,t72坦克三辆,但自己也付出了五辆坦克的代价。

事实证明在这种地形上t72对59中的威胁并不大,就像之前所说的一样,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坦克要在行进中瞄准目标十分困难,就算t72也不例外。

所以在这一场战斗中,我军五辆坦克有三辆都是被越军步兵以火箭筒击毁的……阵地上到处都是硝烟和弹坑,越军火箭筒射手随便抱着个火箭筒躲在弹坑里,就可以对坦克构成相当大的威胁。

另两辆坦克其中一辆是在战斗中发生了故障不得不弃车,只有一辆是被越军t72击中。

同样的,越军被我军击毁的坦克也是由我军步兵拿着火箭筒和无后座力炮干的,装甲车则有一部份是在我军炮火覆盖中一下就被炸上了天。

虽然我军坦克也算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因为这一仗就使越军认识到了一点:他们根本就无法用反坦克部队阻止我军坦克部队穿插,换句话说,战场的形势还是没有变,表面上他们的确是占领了142高地,但其实跟没有占领区别不大。

更重要的是,就像我们预料的那样,越军很有可能再次跳下了我们挖下的陷阱,也就是根据我军在142高地打出的炮弹量来估算我军的炮弹的储备时间。因为就在这一仗之后,越军对我军防线的攻势就越来越猛烈其炮兵的轰炸也越发肆无忌禅了。

但正因为这样,原本就在一线顶得十分艰苦的步兵就越发困难,甚至就连老山的1072高地都失守了……这个高地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它一失守就意味着其上的高射机枪可以居高临下的压制周围的好几个高地,这也就意味着其它高地的防守变得更加困难。

甚至到后来,就连江师长也忍不住给我打电话:“你们炮弹储备好没有?一线快顶不住了,可不可以先把越鬼子的炮兵打掉一部份?”

战后我才从步兵战士们那了解到,越军是步兵是占着炮火的掩护和兵力上的优势对我军发起集团式冲锋,这使得我军战士驻守的防线不被攻破则已,一旦被攻破基本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这时的越军已经杀红了眼,一旦杀入我军阵地之后就不留活口。

对此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设身处地的站在越鬼子的角度去想,要是我们的战友之前被敌人炮火给炸得那么惨,那么一有机会的话也会干同样的事。

然而,这并不代表越军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每往前跨出一步,就离死亡更近了一些。

我本来想咬着牙拒绝,但一想……演戏也不能演得太过火了,咱们就算要给越鬼子错误的信息,但过了这么久怎么说也该存了一些炮弹了吧,而且我军又有炮瞄雷达,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动手的话,那是不是太不合常理了?这样也许反而会引起越军指挥官的怀疑。

想到这里我当即就答应了,不过还是像上回一样,又是第门炮十发炮弹,消灭了越军一个炮兵四个炮兵连之后就再次偃旗息鼓了。

时间间隔差不多,打的炮弹数目也一样,越军指挥官只怕就更加确信自己的计算和预估是没有问题的吧。

战后我才确信了这一点:越军炮兵是预计我军至少要二十四小时才能储备足够多的炮弹打上一仗的,也就是说越军准备这样一直打二十四小时,然后再转入防御。

但实际上,在当天晚上十二点,也就是在我们打完了炮弹十二个小时后,全体炮兵都有了一个基数的炮弹,而且因为有了百姓数百辆民用车的运输,只要我们有计划的用,炮弹基本不会再出现之前这样长时间供应不上的问题。

直到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在把越军炮兵阵地的位置分发下去之后,我就给江师长打了一个电话。

“一切准备就绪!”我说:“随时可以发起反攻!”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了!”电话那头的江师长一下就跳了起来,用他已经呼喊得嘶哑的声音叫道:“做好战斗准备,等我信号!”

十分钟后,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就像催命符一样升上了夜空。

霎时我军阵地就万炮齐发,老山战场再次呈现出了我军占有压倒性优势的一幕。

这次战斗我们甚至都不需要做多少准备……因为它几乎跟之前的那场仗一样,各单位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按原计划打就可以了。

比如我炮兵营及炮兵四师的一个团,一样还是负责打击越军炮兵,其它炮兵部队该封锁的封锁、该打击越军步兵的就按坐标炸。而且因为不久之前刚刚有过这样的一次实战经验,所以各单位打起来都是十分熟练,只一轮炮火过去就把越军给炸得没声音了。

不过我想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四章 7.12战役(十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