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的这几天,林维桢日子过得悠闲。
每天一大早接上谭沁回家,上午在书房里看书,临近中午时一起买菜做饭,吃完饭后在凉亭里小睡片刻,下午继续在书房里看书。
短短的两天时间,谭沁在书房里捂出了一身痱子,别的地方看不到,但脖子后面密密麻麻的小红点子就让人触目惊心。
直到这时,林维桢终于想起书房里缺了点什么,电风扇。
把谭沁送到余淑芬那里,让她帮着擦点痱子粉,林维桢转身去了商店,花了100多块钱买了台落地摇头电风扇。
这家伙周身用铸铁做的,黑漆漆地一看就瓷实,但也忒重了,单手拎着都有点吃力。
回到家,安装好风扇,插上插头,打开开关,顿时一股劲风扑面而来。
谭沁正好回来了,背对着电风扇一边吹着一边眯着眼睛感叹道:“吹一吹可真舒服”。
林维桢把她拉到一旁,道:“少对着风扇吹,吹多了头疼。身上都擦了?”
谭沁红着脸道:“打听那么多干啥”。
林维桢笑道:“关心你都不行?我都说了,你够不着的地方我帮你擦,你非得找别人,不是给人家添麻烦嘛”。
谭沁呸了一声,白了他一眼道:“美得你!”,闪身便要出门。
林维桢喊住她道:“老梁说明天聚会,你去不?”
谭沁顿时停住脚步,回头笑着问:“你想不想让我去?”
林维桢有些头大她的明知故问,无奈道:“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
“那就……”,一边说一边盯着他的眼睛,突然噗嗤一笑道:“看把你给吓的,明儿我就不去了,留在家里看书”。
林维桢松了口气,并不是要背着她干什么,而是担心她和柳月见面后出什么幺蛾子,别看她人前背后一口一个柳月姐,可要是说她心里对柳月没看法,那简直是糊弄鬼,这丫头心眼儿小着呢。
聚会的地方定在老莫,这里平时就难订到包间,更何况暑假,也不知道梁云飞走的什么关系。
人都到齐了,不多,一共九个人。
除了梁云飞和柳月外,其他六个人和林维桢已经两年多未见。
都是大哥大姐的人,对他们一口一个小林子,林维桢也只有听着的份。
只是坐在斜对面的徐芸芸却让林维桢有些摸不着头脑,跟自己也是有说有笑的,仿佛上次春游的事儿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梁云飞慷慨激昂的开场致辞打断了林维桢的思考,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便被旁边的柳月拉了起来,大家围成一圈,端着啤酒杯挨个碰了碰,只听梁云飞大喝一声道:“干了!”
酒一旦喝开了,便很难停下来,何况自从离开农场后,两年多以来,这还是大家第一次聚到一起,难得高兴,就连四个女同志也都有了醉意。
大家天南地北的聊着,互相打听着其他知青的下落和近况,不时地唏嘘感叹或者开怀大笑。
林维桢的目光好几次扫过对面的徐芸芸,总想从她的脸上发现点什么迹象,一旁的柳月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趁着没人注意时,捅了捅他问:“你老往徐芸芸脸上瞄什么?”
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干咳了一声,林维桢苦笑道:“我在想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她”。
柳月嘴角微翘,目不斜视,道:“为了那天的事儿?”
“可不是?你跟她走得近,知道怎么回事吗?”
“你问错人了,我跟她走得不近,而且那天我问过她,但她什么也没说”,柳月说着,侧头看着他的侧脸,“不过……”。
林维桢扭头问:“不过什么?”
柳月抿着嘴轻轻地摇摇头,道:“没什么”。
林维桢见她没了说话的心思,便没再追问。
梁云飞善于活跃气氛,眼见着大家喝得差不多了,便领头唱了一首《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前进》,唱完了梁云飞意犹未尽,把林维桢拉起来道:“小林子,你来伴奏,我们合唱”。
“伴什么奏,把你当乐器?”,林维桢有点醉意,笑着打趣道。
梁云飞呵呵笑道:“放心,你要什么我马上给你借来”。
这时,徐芸芸突然道:“口琴行不?”
梁云飞眼睛一亮,伸手道:“要是有赶紧拿出来,这小子一不小心就会溜号”。
徐芸芸从包里掏出口琴,递给梁云飞,道:“每天我都会洗一遍,今天还没用过呢”。
其他人哈哈大笑起来,都知道这话是说给林维桢听的,大家在一起这么多年都清楚他有洁癖。
林维桢不好意思的笑笑,接过口琴,问道:“你们唱什么?”
没等旁人开口,徐芸芸道:“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一直在学这首曲子,可总是吹不好”。
林维桢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
包间里很快响起了前奏。
柳月唱着唱着便皱起了眉头,隐约想起了点什么,仿佛重回到农场插队的时候,于是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看着满脸笑意的徐芸芸。
饭局在歌声中结束,将大家送走,林维桢问梁云飞:“什么时候去家里坐坐?”
梁云飞打了个酒嗝道:“什么时候?现在就去,赶紧带路!”
谭沁在书房里刚睡醒,迷迷糊糊中听到脚步声,趴在窗户上一看梁云飞来了,登时清醒了不少。
急匆匆地出了书房,向林维桢埋怨道:“梁哥第一次上门你也不提前准备准备,家里乱七八糟的,让人家笑话”。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