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饭了,大家都坐在饭桌边。当属于小孩们可最高兴了,因为在吃饭时间可以吃到许许多多美味佳肴。可是别以为孩子们可都贪吃!
吃着了饭,大人们还在不断谈话,不时传出了笑声,气氛融洽到了不时欢声雷动地高举酒杯来干一杯,好一个酒逢知己千杯少。年饭过后,大人们都到客厅或茶厅取去继续谈话。那时候还是小孩子的他们蜂拥地去继续做游戏。
但是很多时候,从各地赶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年三十中午了,刚进家门,热闹的气氛就布满屋。
孩子们向老人拜年,送句祝福的话儿,就可以吃到糖人儿,甜果儿之类的。而大人们就是忙上忙下:赶做年饭、菜的。
到了傍晚七点左右,几个小孩子就连蹦再跳的跑出去贴对联、挂彩灯、贴年画、挂门神、灯笼等。但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还是那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向家人要红包,那可是直接要,“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大年三十或大年初一,趁着刚吃完“团圆饭”,亲戚朋友们都在,小孩子们都开始进行一年一次的“大丰收”。
“奶奶,祝你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心想事成!”
“孙儿乖,来,红报拿去,也希望你学习更好!”
“好的!”手里握着红包的孩子们一边应着,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临到大年初一,大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妈妈和面,奶奶剁馅儿,大姑二姑则忙着包汤圆,
圆滚滚的汤圆,像一个个胖娃娃,让人忍不住想上前咬一口。汤圆下锅后那一个个腆着肚子的汤圆在锅中“翻江倒海”,飘飘然似神仙,愈发可爱。
好容易汤圆起锅了,舀一两个在碗里,不待它凉却,便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哇!嘴皮子被烫得差点起泡,舌头却得了好处。
糖馅儿的直甜到人心里,菜馅的也香滑可口。简直就是人间佳肴!
提起春节,当然少不了烟花了。
记得小时候,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放烟花了。每次过春节,都要央求着家长们都要买好几捆烟花来放了才过瘾。
说起放烟花,最壮观的还是要数“春晚”之后12点左右的时候,那时全城的人们都开始大量放烟花,这时啊,可千万不要只顾自己手里放的烟花,一定要放开视眼看天空,各色的烟火争奇斗艳,真像一座空中大花园,美丽极了!
到了八点,就开始有人放鞭炮、花炮了,那热闹的气氛真让人忍不住要多放几个礼花,来个“钻天猴儿”,再放个“喷花儿”,点个“黑蜘蛛”……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最后,在门檐儿那儿挂两挂鞭炮,一点火,“噼里啪啦,噼…啦……”自己的炮放完了,也有的是意思,趴在窗台上,看天空,那礼花不差于星星,它们害羞的藏起来,天空中只容得那礼花礼炮在闪烁,美极了。
一开始就拿起一根一根的烟花,这种烟花可以拿在手中,只要把它的前头点亮,它就会绽放出五颜六色的烟火。这种烟花叫做“根根亮”。跟着,又拿“根根亮”去点“烟花泉”。
一下子点亮了五个“烟花泉”,“烟花泉”把周围照地十分亮,就如火树银花一样照亮整个天空。接着又点了许许多多“地炮”。“地炮”一点亮,它就在地上“刷,刷,刷”地打转了起来,就像小说中的风火轮一样,在它的身边喷出许多火花。在最后,许素安和许明轩往往还放了好多个烟花。
拜年,是亲近家人,增进感情的大好时机;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过年中走亲访友、互相祝福的必须要有的一个内容,希望明年还要过个热热闹闹的大年。春节,当然少不了拜年了。并且,拜年也是最高兴的了,因为每拜一家便会得到一笔压岁钱……
一天,两天……春节,又无声无息地划了过去。哎,时间真是捉弄人啊。
春节,小时候的许素安总是盼着这一天早日回来!
但是现在过年的时候,许素安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但还是许素安还是选择只是出去进修半年,争取把一年的学习时间压缩到更早。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热闹是大家的,每一刻的孤独背后都有无法言表的虚无的繁华。
许素安在后来再次想到这个决定的时候,在y国有一阵子备受打击的时候,在备忘录里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有人可能会问一句话就改变了?确实,这句话对当时的我而言是巨大的推动力,有时候人面对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的时候,之所以不敢面对,也许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推动力,何况这种推动力来自我很佩服的一位老师。
我开始尝试和孤独相处,不再急着交朋友,而是细水流长,不再把个人单独待的时间等同于和别人断开了联系,而是用独处来思考自己这个个体,享受独处这个时间,和别人淡淡地相处,不想去参加的聚会委婉拒绝,想去的活动积极参加。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知道自己性格当中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同时和朋友的关系更加融洽,而且又交到更多的朋友。
*
许素安的时运不错,p大和y国学院达成了好几项合作,其中的一项就是每年可互派交换生进行交流和学习。今年的这批中,各方面都表现尤其独处,即便是压着截止时间点交的报名表,但还是有幸被划入到此行列。
在杭城家中的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