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风波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这些旧势力在朝堂之上的代表还没来得及发难就被莫问拿下打入天牢,根本无力反抗。
朝堂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汉,人们在对莫问和萧蓉儿的婚期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引发了地方上既得利益的旧贵族的新的一轮思考。
那就是,天子明摆着要扶持商业发展,自己等人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随着时间的发酵,再加上莫问对一些善商的刻意宣传,整个大汉的精英阶层都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思考之中。
在这场注定要改革的运动之中,他们这些或因为利益受损而不满,或对于国家的未来无比忧思的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这些大汉的精英阶层很清楚,如今手握军政大权的莫问,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能反抗的。之所以不立刻推行,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力量阻止,而是因为莫问不想花费大力气去推行罢了。
短短半个月的发酵,七月十五大朝会之上的事情就已经传遍了大汉,就连贩夫走卒闲来无事也会聊上几句。
不过,莫问此刻却并没有因此而有什么动作。这本就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现在,这股风潮还没有达到顶点,在地方,还有许多顽固不化的人企图螳臂当车,虽然阻挡不了什么,但总归是个麻烦。
从边关押回来的二十余万俘虏被陆工署要去了十万修路去了,剩下的十余万要么被王忠征调去修忠魂阁,要么被赶去开矿。
总之,大量的蛮族劳动力加入,使得大汉的发展速度加快了许多。这些劳动力不仅廉价,每天只需要给两顿饭就能劳动一整天,而且效率还高。
当然,这些蛮族俘虏也不是没想过反抗,可惜,那些个反抗分子还没掀起浪花就被汉军剿灭了。
对这些蛮族俘虏,汉军可没有丝毫的同情。一旦发现反抗的苗头,不管三七二十一,镇压了再说。往往每一次镇压,对于这些俘虏来说,都是一场血流成河的灾难。汉军对这些俘虏进行了编组,每二十人为一组,相互监督,举报有奖。而一旦有人企图反抗,那么全组皆杀!
在血腥的镇压下,仅仅一个多月,这些俘虏就老实了。
劳动就劳动吧,虽然苦了点,但起码填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总比丢了脑袋强。
蛮军体格强壮,干起活来速度快得很,在汉军的高压政策下,他们所有人都不得不为了每天的两顿饱饭而拼命出力,只是因为,超额完成的话会有加餐……是有肉的。
这些人从小在草原上长大,平常还不觉得什么,毕竟顿顿有肉,可惜,到了大汉当了俘虏,哪里还会给他们这么好的待遇。能吃饱就不错了。
汉军承诺,一个小组只有超额完成任务,才能获得加餐。所以,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下,无数的蛮军俘虏在为大汉的快速恢复挥洒着汉水,贡献着力量。
一个直观的表现就是,原本计划最短一年修成的忠魂阁,在入冬后不久就已经全面竣工了,而且中途还经过一次扩建……
而大汉的官道修缮也是进度神速,通往边关的最主要的四条大道在短短半年内已经修缮完毕,不仅仅加宽了不少,路况也得到了很多改善,原本的泥土路也铺上了石头,大大改善了道路的持久性。当然,这四天道路的竣工并不意味着蛮军俘虏的解放,大汉的官道可不止这么点呢!
不过,除了对于反抗的镇压外,莫问倒也没有太过为难他们,除了每日的两餐外,偶尔也会给他们一些酒水,不过是经过稀释的也就是了。
尽管如此,这些半年没见过酒的蛮军俘虏还是甘之如饴,甚至有的人还对汉军产生了感激之情,当然,这种人很少。
平日里除了暴乱之外,汉军也不会对他们肆意打杀,虽然他们很想这么做,可是既然是陛下的命令,他们自然也不会违背。
人就是这样,原本在做了俘虏后对汉军恨意滔天的蛮族俘虏,在高强度的劳动和日复一日的重复动作下也渐渐变得麻木,甚至会为了每隔半月的一次酒水和一次加餐而对汉军产生感激……
因为制度的关系,蛮军士兵普遍对于王庭的忠诚度不高,当然,直属于蛮王的那支二十万的蛮军除外。如果非要说他们对于什么有着忠诚的话,与其说是王庭,还不如说是他们部落的族长。而且,这种忠诚也是不牢固的,随着他们在大汉待的时日愈久,他们对于原本部落的忠诚度就越低。更何况那些来自拓跋山部落的蛮军俘虏早已经没有了首领可以效忠。
一来失去了逃出了大汉的希望,而来大汉对他们也不薄,至少在他们看来,自己一点也不像个俘虏,除了每天要卖力的劳动外,竟然没有侮辱,没有砍杀。要知道,他们对于汉军的俘虏,从来都是屠杀了事的。
两相对比之下,又被劳作给累得思绪迟钝的他们,对于汉军产生感激也就不足为怪了。
莫问对于这种情况也是毫不知情,他下令让士卒不要nuè_ài俘虏只是为了尽可能的防止暴乱,从而更方便的压榨他们的价值罢了。他可没想到这群蛮兵俘虏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对大汉产生感激……
时间过得很快,已经临近年关了。
近半年来,莫问虽然没有理会外界对于商业发展的种种议论,却也没有闲着,除了隔三差五地遣人去萧府送去自己的书信以和萧蓉儿交流感情之外,他还将自己原本心中的构想全部完完整整地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