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炷香后,众人说说笑笑,总算是到了太和殿。
官员们的队伍,以年羹尧为首,陆陆续续地进了太和殿。
此刻,四爷正坐在上首的龙椅上。
下面站着两排文武官员。
当年羹尧进殿时,跟在他身后的官员,自动排列到两旁的文武官员队列中。
只年羹尧一人走在中间。
一时间,大家的视线都落在年羹尧身上。
因为他们非常好奇,适才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年羹尧,会如何面对当今皇上。
因为他们是看不惯年羹尧,却又弄不死年羹尧。
但自有人对付得了年羹尧。
这会子,年羹尧在众人的注目和好奇之下,在中间停下。
下一刻,只见他“噗通”一声,就跪在坚硬的大理石地板上。
根据他跪下的声音,众人都知道他跪得很重,不由得蹙了蹙眉。
想说不愧是习武之人,就是够狠。
不仅如此,年羹尧还对着四爷磕了三个响头。
每一下都发出“咚”的声音,那是额骨与地板碰撞的声音。
听得在场所有人都蹙了蹙眉,替年羹尧觉得疼。
因为这声音,一点都不亚于年羹尧跪下时发出的沉闷响声。
等到年羹尧行完礼,额头上已然鼓起红色的包,就跟鸡蛋似得,在他额头拱起一个立体的圆形。
并且,他嘴上还豪迈地道:“奴才年羹尧,终不负皇恩,平反罗卜藏丹津,凯旋回京,否则无颜面对朝廷,更无颜面对皇上。”
他的声音洪亮又慷慨激昂。
可以说是声情并茂,眼眶泛红,眼里还有激动的泪光在闪。
就跟儿子见了父亲一样激动。
哦,不对,就他这殷勤的样子,堪称孙子。
一副他年羹尧就是不服天下人,也还是雍正的奴才,在这表忠心呢。
这让那些讨厌年羹尧的人,恨得直痒痒。
明明刚刚在德胜门的时候,他年羹尧要嚣张到目中无人,谁都不看一眼。
转眼间,到了皇上跟前,就一副忠心耿耿的孙子模样。
这还是同一个人吗?
而他此番举动,才最是令人可恨!
要说年羹尧如果对皇上有一丝不敬,他们便可以弹劾年羹尧,让皇上用皇权来收拾他。
可年羹尧在皇上面前如此忠心耿耿,他们倒是不好下手了。
因为他们根本不是年羹尧的对手。
年羹尧又对大清有极大的贡献,想来即便他们弹劾也没有用。
很多事情,在不损害到皇权的时候,根本就无从下手。
当年康熙帝在世的时候,那些开国功臣犯了那么多错事。
康熙帝还不是对那些老兄弟很是照顾。
只因那些人在外头是狂妄。
可在康熙帝面前忠诚如狗。
面对既有能力,又如此表忠心的年羹尧,四爷自然是欣赏的。
上首的他微微颌首,颇为激动地道“此次平反和硕特部,这一仗,你着实干得漂亮有你这样的封疆大吏,是大清的荣幸,倘若再多十个像你这样的人,大清就不愁治理不好了。“
当然,他所指的,是多十个有年羹尧这等能力的人。
“奴才多谢皇上谬赞,这一切都是皇上的功劳,若不是皇上多年来对奴才潜心栽培,奴才也不能有今天,您就是奴才的再生父母,奴才的一切都是您恩赐的!”年羹尧声情并茂地道。
四爷最讨厌人家拍马屁了,因为大多数拍马屁的,都不务实。
但是,倘若一个既务实又有能力的人对他拍马屁,他当然是乐意听的。
没有哪个帝王,不喜欢强者对自己无条件的服从。
而年羹尧这一点,绝大部分满足了他的帝王主义。
四爷端坐在龙椅上,俯视着底下的官员们。
一双眸子落在年羹尧身上时,更是满眼的欣赏之色。
他牵了牵唇,沉声道:“在此之前,年羹尧就有平定西藏和平定策妄阿拉布坦之乱的军功,已经先后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次又以筹划周详、出奇制胜,便晋升为一等公,加封太保。此外,朕再赏一子爵,由其子承袭。其父年遐龄,也封为一等公,外加太傅衔。”
“奴才叩谢皇上隆恩。”年羹尧叩首道。
“另外,朕命你担任总理事务大臣,与马齐、隆科多一同处理军国大政,朕赋予你“能宣朕言”,“传达旨意,书写上谕”的能力。并将你从原来的汉军镶黄旗,抬入满州镶黄人。”
四爷是个赏罚分明的人,此等功臣,肯定是要嘉奖的。
否则会让那些跟着年羹尧打仗的士兵和将士寒心。
这样一来,往后边关有人叛乱,有仗要打,谁还愿意去前线冒死打仗。
别说将士们了,就是民间要征兵,那都难了。
因为自打年羹尧屡次建了军功后,在民间的威望也特别响亮。
尤其是西陲,几乎人人都知道他年大将军。
此话一出,年羹尧二话不说,就继续在那磕头。
这一刻,别说是年羹尧了,就是下首的文武官员,也都震惊了!
要知道,八旗子弟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
而皇帝直接统辖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三个旗,便是上三旗。
年羹尧本就是汉军镶黄旗。
如今抬为了满洲镶黄人,这便是年家的抬旗之荣。
意味着往后年家里出来的,都是皇帝的亲兵,身份高贵,条件待遇优厚。
再说说“能宣朕言、传达旨意、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