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抗日之夺宝奇兵>第071章:死亡巢穴 11

之所以平田决定放弃这里,并不是因为作战不利,而是这里损毁严重,已经无法再继续使用,作为一个开发生产细菌武器的机构是对环境和设备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这个地方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偶,至少在重新修整之前无法继续使用,更别提保证研究和生产了。

所以他决定暂时撤离,封存这里的所有东西,在和那几个敌人纠缠下去也毫无意义,毕竟基地占地空间太大了,他这点儿兵力是无法完成对这些敌人的搜索的,如果是在几个月前这里兵力充足的时候,怎么可能让这些人在这里折腾这么久,现在手下的兵力不足守卫整个基地的三分之一,继续下去的话只能徒增伤亡,没必要,也没有意义,反正这个地方已经被毁的差不多了,倒不如带上实验数据离开,反正基地又不止一个,只要有精准的数据在在任何地方都能展开研究和生产武器,现在技术人员的损失还不大,这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都非常的宝贵,让他们死在这里才是最重大的损失,如果把这些人撤走就能保证生产和研究工作的继续,光为了这些技术人员的安全就值得。

可是平田在手下人准备撤离的这个过程之中就又做了相应的调整,用少部分人先一步护送技术人员离开,其余的人留下清理这里的敌人,就这么走,他确实不甘心,就算离开也要先干掉那这个潜入者,当然他不打算采用传统的方式……

“命令所有人退守机场区,护送所有专家和技术人员乘机离开,分派一半人去北区帮助打通被炸毁的通道尽快营救里面的人出来,然后其他人员再分批撤离。”平田低声声命令道,“对基地所有区域、通往外界的路进行分区封堵,只保留通往机场的通道,同时对重要设施进行爆破,在完成撤离之前启动销毁程序,因为尽量带走阵亡士兵的尸骨,同为帝国捐躯,我们不能让他们葬身他乡。”

其实平田很清楚他们不可能带走所有阵亡的士兵,在如此复杂的通道之中废墟之下的亡魂将长眠于此,再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去耗费更多的时间挖掘,撤退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对北区众多士兵的营救需要多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搬运大量的贵重物,文件,资料,档案,实验标本器材、储存的病原体,其实工作量是很大的,又怎么可能分出太多的人手去搜集尸骨呢?之所以要这么做,是表达一下他并没有忘记这些阵亡将士,一种收买人心的手段罢了。

销毁程序是在这个基地开始之初就设定好的,目的是为了在非常时期毁掉这里的一切,消灭所有罪证,保证他们所做的一切在无重见天日的可能,在开辟这个基地之初就已经某些关键部位埋设了炸药,以达到在非常时刻对整个基地彻底摧毁的目的,但因为机体过于庞大这个自毁系统也只是在整个基地外围大约三分之一的位置布置了炸药,反正外围坍塌之后也不可能有机会再从外面挖掘进去,自毁序启动之后这些炸药会在十到二十分钟之内陆续爆炸,到那个时候基地会陆续坍塌,机场位置会最后一批进行爆破,为最后人员的撤离争取足够的时间。

平田觉得自己很可笑,被区区几名敌人搞得如此狼狈,手下如此众多去,却奈何不了那些敌人,他苦心经营多年的细菌武器生产基地就这么被毁了,这番经历简直和做梦一样,是那么的不真实,可眼前的一切又让他不得不相信,特别是刚刚经历的这次爆破,敌人的布置已经将大部分区域破坏,就算这里还能再使用也需要重修,那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可现在帝国命运飘摇,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来让他重新建造一个如此庞大的基地?各种物资匮乏,飞机燃油紧缺,并立不住,一切都在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所以与其在这里继续耗橘子投入,倒不如转战他地重新建厂更快。

说实话,平田虽然很理智,但也很窝火,他是想利用分批撤离的办法把那几个敌人堵在里面,就算不能亲手消灭,他也不想让那些人活着出去。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司轩逸他们并不好过,在大群日军的围堵之下东躲西长,每时每刻都有被干掉的危险,为了他最大限度上达到对这里的破坏他们将本就不多的人手再次分开,他和赵成功担任诱饵,叶枫在出去单独活动,安装炸药对这里进行进一步的破坏,这个办法虽然很冒险,但却非常的成功,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数次生死存亡的考验,而且非常的狼狈,但幸运的是,每次都化险为夷的避开了敌人的围攻。

“走,我们去找叶枫,鬼子撤了。”司轩逸说,刚才还被鬼子逼的到处乱窜,现在这里的鬼子已经撤走了,这让他有些莫名其妙,也隐约感觉到事情似乎有点儿不对劲儿。

“小鬼子,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撤走,他不会把这炸了?”赵成功觉得日本人肯定在耍花样,没准和之前他们用那种种封堵了北区的方法对付他们,否则这些小鬼子没必要无缘无故的离开。

“瞎猜没用,等一会儿看看就知道了。”司轩逸也担心这是小鬼子的一个阴谋,只是假装撤离,却在暗地埋伏等着他们自投罗网,他们吃过这样的亏。

“刚才的爆炸威力很大,估计是叶枫给小鬼子送了份大礼,这些小鬼子可能回去救援了。”赵成功费劲巴力的从地上站起来,折腾到现在他们可以说是水米没进,而且是有吃的,吃不到嘴,有水喝不


状态提示:第071章:死亡巢穴 1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