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南宋风烟路>第1256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
什么战友什么责任感,脑子里全被林阡的话塞满他气冲斗牛:师父,是你惹我,我才气你!气死你!

尽管他良心里知道是“非我一人之过”,原本为了赶林阡走他的回答也该是“非我一人之过”。但在这一瞬间因为林阡强逼他认错,揠苗助长适得其反,故而在这次的回答里彻底改成了“非我之过!”、“全是沈钊的错!”

这一句,是有多过分,多自暴自弃!他偏不让你林阡得到你想听到的话而且让你听到最不想听见的、想不到会听见的!倔强的同时他不仅打击到了沈钊还打击了师父,真爽真得意真高兴。当然他潜意识也还是在逼林阡走,我已是这样的不堪,我不要你看到这样不堪的我;如果我一辈子都这样堕落下去了。那么,宁可你永远都与我不相见了!

可这是多么空虚的得意和高兴啊,林阡真转身走了的那一刻,死的到底是谁的心。

这一句。林阡你哪里懂,这不是在仇人面前为了面子才不松口,这一句之于听弦,就像曾经绝境下的饮恨刀之于你。

他在死心的一刹还那么坚持着原来的自己,你说这是他幼稚是他的缺点,这却是他刚烈是他的色彩,还是他宿命的堡垒……

已经到了绝路,你还咄咄逼人,也许你会说你没有咄咄逼人但他眼里就是这样,因为你说的就是沈氏的叫嚣和他内心的自责一起加强的东西。不堪负荷的他失去思考,完全把你的引导放大成了逼迫,那可怜的孩子他本就没有多少思考,他以为你的来意没有支持、只有逼他认一个他并不想完全承认的错,那么不认错,自然形成他宿命的堡垒,宿命的最后一道堡垒。

终还是保持尊严地被摧毁。

于公,众将接连求情,加之大战在即、强敌环伺、再多的纷扰不应再持续,林阡终将听弦释放、安置在自己的营帐。然而他何尝不清楚,听弦需要的不是别人的同情,那只会使听弦更加不振。

于私,得知真相后的林阡,显然也不愿听弦再受苦,没有谁会比他更希望听弦出狱。处境相同的吟儿,也能得到酌情宽恕。

回想起来也真是无巧不成书,如果有吟儿在场和制止,师徒俩应该不会再次南辕北辙。谁能料到,林阡对沈钊和听弦的劝和,居然演变成沈钊对他俩的劝和……

当辜听弦眼中林阡的来意是,你先认错,我再给你支持。

林阡的真实想法却是“支持为主线,认错是前戏”。甚而至于,不是要你认错,认得模糊点都没关系,只要态度明确就可以。

辜听弦,不可能看得见这些,该不该怪林阡先讲了不重要的。后等着重要的,先后颠倒,所以辜听弦曲解从而本末倒置?

然而辜听弦给过林阡任何展现想法的机会?林阡的来意之一“认错”被无限放大,最大的来意“支持”则从呼之欲出、变成九霄云外、再到彻底雪藏,只是辜听弦的几句激怒的时间。

辜听弦不想暴露的那些,林阡亦无法猜透,想岔之后,自身也被激怒。怒不可遏的那时,真的忘记了来意,也教辜听弦更加自弃。

恶性循环。

闻讯而来的思雨,起初只能被拦在老远的地方看着颓废的听弦,看着这熟稔的一幕分明发生在川东主角叫孙寄啸。

林阡狠心不让她近前来安慰听弦,是不想加重听弦的心理负担,听弦应该不会希望脆弱和颓废被她看见。

也没几个熟人会被允许在此时去接触听弦。军医都是林阡自己。他给听弦察看了伤势。说,手本身还是好的,之所以不能握东西,是心理原因,是心病。营帐里的详情只有林阡一人知道,听弦不抗拒也不说话,只是蒙着脸在哽咽。林阡试着把刀给了他好几次,他左手刚触到就立马闪开、而右手则从一而终没有反应。

“走吧,主公……辜听弦已经,以死谢罪。”听弦无神的眼睛里流淌出最后一滴泪水,几天来就只挤出这几个字。其实现在被谁看见都无关紧要了,被林阡否定后的听弦,就算是思雨都无暇去想或者去逃避。

当倔强如你所愿地没有了,连坚强也出你意料地不见了。

人说在最脆弱的时候,什么亲人爱人,一切美好的事物。可能引起积极作用的记忆,都不会出现在思绪里。

还有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因未到伤心处。

林阡自知又一次处理失当,只能尽力照看和补偿,这边祁连山事件暂告一段落,那边厢和金军、苏军的明争暗战日益频繁,但凡有了闲暇林阡都是第一时间去关心听弦的情况,渐渐也因为辜听弦的“凡事无感”而允许孙思雨去帮忙照料他。几天来听弦伤势有所好转。身体也不再虚弱,精神却是一般,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致,那是当然。武者,征人,会对除却战斗之外的什么还有兴致?

所以林阡收到祁连山和盟军接二连三的捷报也高兴不起来,只因为濡染了辜听弦这种生无可恋的情绪。

尊严,骨气,骄傲,荣耀,这些听弦真的曾经看得比命还重,原来被打碎了之后,自己都可以踩在脚底的?然后欢迎全世界都来看这一幕。

只是,辜听弦,你颓废地站在这些碎片上,表明了你放弃修补,却没有表明,这些东西,你不再在意。你一边踩着,还一边在乎着,你知道吗。在乎得不比以前少,却比以前疼,疼到死为止。

腊月初七,未借过多祁连山兵力,盟军已向金军、苏军收复失地,谈判作


状态提示:第1256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