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也不推辞,就在小杌子上坐了下来,望着希希道:“主子是在想刚才的事情?”

希希点了头,道:“你认为,淑妃接下来会做什么?”

“有疑虑是肯定的。不过她那么多的大风大浪过来了。恐怕还是沉得住气的。”清如思索道,“主子,您真不打算和皇上说这件事吗?”

希希的双手环着自己的膝盖,半晌,她才道:“这个关头上,我不要去烦他。等到他把前头的事给处理好了,我会和他一五一十地说清楚的。”她不敢确定,他对如昭媛的感情,对淑妃的感情,对皇后的感情。她又不能不说。她心里在庆幸,幸好前朝有事绊住了他。不然她真不知道,怎么开口。

清如却有些担忧地道:“主子,您这么明了地朝着她说了这些话,就不怕,她有什么不利于您的举动吗?”

希希的眸子定定地盯住清如:“我之前又碍着她什么了呢?可是,她对我是怎么样的呢?”虽然还没有证据,可是她已经知道了,那幕后的黑手,就是淑妃。希希想到这里就觉得心里一片冰凉。尽管自己是无害的,但是她为了走得更好,就可以随便把别人踩在脚下垫背吗!这么多次的教训,她不想再在这里被当成软柿子捏了。

清如也沉默了。两人对坐无言。

到了晚上,皇上仍然没有驾临后宫。希希的心在松口气的同时,又有些微的奇怪。照着自己的想法,麟儿出了这么大的事,即使他不在自己这边留宿,也会过来看一眼的啊。她的心里不自觉地生出了一丝担心。

却说皇上在前朝,确实遇到了棘手之事。

刘宰相到现在仍然没有消息,却有一份别的密函送到了驿站,一路竟然就递到了皇上的手中。

这份密函现在就静静地摆在了御案上面。皇上沉着眼看他,抬起头来问秦策道:“还是没有消息吗?”

“回万岁爷,郭将军那边仍然没有消息。沿路的驿站也都发来了消息,说是根本就没有收到过刘宰相的书信。”秦策回答道。

皇上本是懒懒地靠在椅背上的,听到了这句话,身子往前倾,双肘搁在了御案上,抚了一下额头,半晌才道:“有没有去查,林家和傅家最近的情况?”

秦策弯了弯身子,然后道:“回万岁爷,奴才派人跟着了。没有别的特殊的消息传来。”他顿了顿又道,“不过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原因,好似他们府上的人这两天出门的也少,来探访的也少。”

皇上的眸子闪了一下,然后道:“你继续盯着。最好,连那些送菜的出去办事的小厮婆子也给朕盯紧了。”刘宰相的事,恐怕他们早就知道了。皇上怕他们当堂发难,更怕他们在背地里捣鬼。

秦策答应了,看着皇上眼圈儿周围的青色,轻声问道:“万岁爷,您还不歇息吗?”

皇上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再看一会儿奏折吧。把天朝的地图的都给朕找过来,还有皇城周围的。”

秦策愣了一下,答应着就把地图拿来了。

皇上展开了地图,看了一会儿,只觉得眼睛都快被糊住了。他往嘴里灌了一杯已经凉掉的茶水,觉得神思清明了不少。但是不过片刻的功夫,困意一波接一波地涌上来。

秦策见此情景,有些担忧地道:“万岁爷,您还是先去休息吧。身子要紧啊。如果又像上次一样,太后娘娘也会担心的。”

上次?皇上突然想起了在松眠寺的时候希希气呼呼地往自己的嘴里塞东西的模样。他的心忽然缱绻了起来,手中拿着奏折轻轻地放了下去,说道:“那就歇息了吧。”

秦策见皇上没有去后宫的意思,再次问道:“皇上,要召哪位娘娘吗?”

皇上站了起来,淡淡地说了一句:“不用了。我们去慈安宫吧。免得太后她老人家担心。”顺便看看希希和麟儿,才两日不见,仿佛已经好长的时间没有见着了。

秦策当下也没有说话,静静地去备好了轿,然后服侍着皇上过去了。

太后还歪在榻上。皇上给她请了安,太后睁开了眼,目光很清澈:“皇上,前头有消息了吗?”

“没有。儿臣已经加紧派人去寻找了。”皇上的疲倦都隐藏不住了。

太后看了他的苍白脸色,也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拼起命来,和自己的执拗性子倒是真的很像。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放低了许多:“先去休息吧。若是要派人寻,还是派些人盯金乌国吧。刘宰相这个人,在很多的细节上会很注意。兴许,他是故意躲起来的也不一定。”

皇上点了点头:“希望吧。”他停了会儿,又问道:“母后这几日可好?”

太后的脸上绽开了一个笑,嘴里却是有些不客气:“去去去。我一个老太婆天天都是那样子。你去看看孩子吧。”

皇上也懒得再推辞了,直接就应了,然后告退。

邓姑姑走上来,服侍着太后娘娘脱了外衣裳,又伺候着她躺了下去,轻声道:“主子这回可放心了吧?万岁爷这么晚了,还不忘梅美人。”

太后轻轻闭了眼:“庭了还是像他父亲多一点。”所以虽然多情,可是,真的遇到了那个专情之人,任多少的旁人都是入不了他的眼的。而之前的那位,很明显就是先德妃。不然庭儿现在也不会是皇上了。太后的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如果不是专宠,自己也不会三月五载就被召几次,但是如果不是专宠,庭儿又怎么会是太子。所有的都是矛盾,甜甜苦苦过后,唯剩


状态提示:第119章 消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