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网络游戏>末法时代之三生石>第82章 雷名灭仙

雷劫开始了。wくw

粗大的紫色雷电轰然落下,撕裂了空气,无视了小山和孙凌云用阵旗布下的阵法,直接轰击在孙凌云的头顶。周围的空气随之剧烈地震荡了一下,却没有任何的其他异常。被雷劈中的孙凌云周身也没有任何的异常,连头都没有起任何的静电反应。劫雷失效了?

不!劫雷正在肆虐!元婴期的劫雷针对的是修仙者的神念,因此对于肉身及那些外在的物体没有任何的影响。这时的劫雷已经轰入了孙凌云的识海,如果不是之前孙凌云将神识淬炼的无比凝练,恐怕只这一下就是识海溃散了。孙凌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劫雷在识海中翻腾,它以自己身的雷力将孙凌云的神识再一次地进行了淬炼。渐渐地,孙凌云现自己的神识已经不只是能感觉到东西了,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能够看到,能够听到。他看到了仍有一丝丝紫色的电芒向着自己的金丹和金丹上方的青云印游移了过去,他听到了电芒对青云印和金丹进行淬炼时的‘噼啪’声。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好像自己正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自己体内的一切。

第一道劫雷落下后,云层翻滚了好一会儿才再次有更为粗大的一条雷龙从中而降,蜿蜒而迅捷地轰向了孙凌云。正在观察体内状况的孙凌云瞬间感觉到了一股恐怖的威压降临了下来,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反应,那劫雷就轰进了识海。疼痛,剧烈的疼痛,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都要被撕裂了,但孙凌云还是咬着牙硬扛了下来,这时他想起了之前淬炼意念时的法子,于是故计重施,把这弥漫了整个识海的劫雷主动地向着青云印、金丹和新凝成的元婴引了过去。当然,由于元婴刚刚凝结,现在并不凝实,因此只是将少量的劫雷引到了元婴处,主要起到的就是以雷炼婴的目的。就这样,劫雷被一分为三个多一点的不等份,对孙凌云整体的伤害力明显下降,反而变成了他淬炼神识、法宝、金丹和元婴的绝佳辅助。事实上其他人也试过他的这种方法,但由于在之前将意念向神识转变的淬炼过程中没有人选择过在凝婴的过程中将意念给淬炼到法宝、金丹和正在凝结的元婴中去,因此,在渡劫时虽然尝试过让法宝金丹等去分担压力,却由于元婴雷劫不染外物而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不得不老老实实地以神识去硬抗。也因此,前人们的记载中均没有提到过可以用其他的物品来帮助渡劫之人对抗雷劫,孙凌云这也算是开了一道先河了。

就这样,劫雷一道一道地轰落,一连降下了九道劫雷。这时,劫云再次翻滚了起来,仿佛在酝酿一道更大的‘大餐’。孙凌云经历了九道劫雷的洗礼,精气神虽然已经疲惫不堪,却也更加地凝练了,就连元婴都已经真正地凝结成功了。按照典籍中的记载,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赶紧让元婴苏醒,然后以元婴运行平时修炼的功法,来遮蔽天罚,避免最后一道劫雷的降临了。也就是说,实际上到这个程序,已经算是成功的度过雷劫了。至于最后一道劫雷,有史记载以来,没有人在引动了最后一雷后仍能存活下来的记录。就算是那些远古的大能们,在当初凝婴时也都是避过了这最后一雷的。因为这最后一道劫雷,又被称为‘灭仙雷’,寓意为连仙都能灭掉的仙灵劫。

在东方的修炼体系中,关于术数方面,一直就有所谓的九为极的说法。用到凡人那里就是所谓的十进制记数法。可为什么东方人喜欢用十进制计数,而不选择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这些计数方式呢?嗯,严格来说不是没有使用过,但都没能最终地固定下来,唯有十进制才最为人们所接受。这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但是在修仙界,这一切很容易就能说得清楚。就只有一个原因,九为极,过九,则满溢。元婴期的劫雷也是如此。金丹期时的劫雷根据修仙者肉身强度的不同,所能引下的劫雷数也不同,不过无论多强的肉身,都不过九道雷。而元婴期则不是根据神识强度而自然产生的了,而是只要你不用特殊的方法去规避,则十道雷一定劈全了。而第十道雷的强度,足足有前九道雷加起来那么多,用修仙者们普遍的观点来说的话,那就是就算你已经成仙了,也得被这雷给劈死。他们认为,修仙之途本就是逆天而行,特别是凝结元婴,元婴一成,那就真的是除了意外身亡之外,完全没有寿命之限了,也可以说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因此上天意欲以第十道劫雷彻底地终结这逆天之人的生命。然而,天道虽然损有余而补不足,但毕竟是有一个平衡的,绝死之境中仍有一线的生机,这一线生机就是渡过前九道劫雷后有一个真空期,在这个期间内只要能使自己的元婴开始运转修炼功法,就能遮蔽掉天道的感知,规避掉那要人性命的第十道劫雷——灭仙雷。这些都是前人以无数的教训和挑战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因此,几乎所有系统的学习修仙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孙凌云也知道这一点,但这时他却没有选择去规避这第十道劫雷。就像上次他要凝婴渡劫时动忽然放弃了一样,在刚才渡劫的过程中,他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规避了第十道雷,就真的是完成了渡劫了吗?天道既然容不下逆天修行之人,又怎么会在被遮蔽了一次之后就不再对其不管不问呢?为什么能渡过元婴雷劫的人很多,但最后渡仙劫能成功的人很少呢?是不是因为天道一直都在注视着


状态提示:第82章 雷名灭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