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仙侠修真>无限道武者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直闯敌巢

第三百二十四章直闯敌巢

被询问到与血族冲突原因时,张恩博虽然有所犹豫,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坦然相告。

这件事的起因要追溯到十多年前。

与华夏诸多宗派相同,天师教也面临着传承越来越式微的不妙处境。自清代一来,竟然一连有三代天师没能成就元婴而是仅仅修成金丹,这在以往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若非其他宗派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天师教早已失去道家中的尊崇地位。

传承的式微,关键不在于功法秘笈的缺失与失传,而是在于教导者水平的不断下降。不同于世俗界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道法修行首先传承单一,很少有通过多投门派多拜师父取长补短以便青出于蓝的可能;而且更由于修炼过程中有太多玄之又玄难以付诸笔墨的东西,没有师父指导、手把手示范、灌顶、传念而仅仅依靠秘籍自学成才的难度也绝不是一般大;即使有师父指导,师父本身的水平与教学态度影响也极大。这样一来金丹级的人物要教出元婴级的徒弟可能xing极低,即使偶然成功也往往是因为弟子本身天赋绝高。

本来像天师教这种历代祖师不少功成飞升的教派,还有一招是开坛施法,拜请历代祖师下凡,显圣传念直接指点后辈修行。可惜自刘伯温断仙凡之路后,这一招也不再行得通。加上大环境整体水平的下降也使得同辈弟子交流切磋,以及与其他宗派斗争历练的获益降低,华夏修道界水平一再降低是必然的。

而天师教的式微还有一层传统因素:作为张道陵拜领太上老君所授下的道统,自张道陵起代代相传,先传于张衡,再传于张鲁……六十二代以来道统一直只限于张氏一族血脉相承。其道术核心精要不但不传于外姓人,连张家庶出旁宗也都不得传授,这样一来也就绝了通过广授门徒,寻找资质奇佳的天才人物再将道术推上一个巅峰的可能。(要知道茅山派可没有这层限制,这一代的茅山四老,个个姓氏不同,各得茅山术精要。

不过张氏毕竟也算血统优良,其嫡系子孙大多是修道良才,所以十六年前也终于出现一个天才人物,不但年纪轻轻修成金丹,而且还青出于蓝胜于蓝,大有丹破成婴之望。

但可惜此人终究还是与成婴之前一刻功亏一篑,一世修为付之流水。

与成就鬼仙后可以元神出窍投胎夺舍的修道者不同,金丹修道者在神魂修炼上要慢了一步始成就的金丹只是一个无意识的能量体,只能在修炼或者战斗的时候沟通天地元气为自己储存或提供力量,所以身死即道消,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而元婴就不同了,它是全身精气神的凝结,是体内所有力量神魂的精华所在。修炼到极致的时候,元婴会逐渐成长,直到长成和自己模样差不多时,就会形成远比鬼仙强大凝练的元神,距离成就真仙也仅有一步之差。所以走金丹大道的,至少也要修成元婴,死后才有保留完整的意识投胎夺舍重头再来的机会。

不过当时那位张氏嫡系毕竟距离成婴只差半步,所以失败后仍然能保留住一缕真魂不灭,依靠冥冥中的本能投胎转世。类似这种事,天师教历代以来也出过几次,所以此后历经依照一系列额定程序寻找此人投胎转世后的下落。

但这一找却足足费了几年功夫却一直没有结果,最后他们才发现一个教人挠头的事实:此人无意识的投胎转世,原来是投到了上海,而且八成是投到某个国际华商甚至是外国人的家中,出世不久就到了国外,不再回中国。

天师教在国内虽然有强大的势力,但却还未发展到国外。而且一旦出了国外,无论星象地理人文都会有细微差异,不利传统卜算发挥,除非术算修为已经到了不拘形式随境而变的境界,但天师教当时偏偏没有这种人才。加上当时大上海的种种hun乱,期望通过户籍登记查询清楚也是极难,一时犹如大海捞针,想要再找已是困难重重。

而张恩博出身张氏旁宗,在天师教高层看来,他心思活络却有些失之沉稳,自小修行不甚专心,不但喜欢捣弄些奇技yin巧之物,还喜欢与世俗之人结交,连外国的朋友也结交了不少。这种人成道固然无望,但让他出国寻人无疑再合适不过。

所以近十年来张恩博一直周游世界各国寻人,道术修为固然大大延误,但却也让他学会了几国语言,大大增长了眼界,更受了欧洲怪物猎人以及一些武装教士装备的启发,在寻人之余开始琢磨着将道术与世俗器械结合起来的方便法门。

这些年来他的研究有了不少进展,除了一些结合符?力量可以伤害鬼类魔物的枪炮类外,更独创出一套快速布阵器以及一种可以杀伤暗黑生物的烟火炮仗。由于天师教擅长炼丹之术,这些烟火炮仗中他加入了赤阳丹砂之类克制鬼类的炼丹药物,要不是这次围攻的吸血鬼至少也是子爵等级的实战派,普通吸血鬼被他的烟火喷到其实比普通人遇到火焰**器还惨,杀伤力绝不下教廷常用的棱镜之光,但成本却低廉了太多。他甚至想过把这种烟火炮仗推荐给教会赚一笔路费。可惜教会的人实在受不了这种“武器”使用后的视觉听觉效果,简直是把神圣的驱魔仪式变成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终究没有采纳。

两年前他终于在法国找到了投胎转世后的“师叔”。那位“师叔”却是投胎于一名姓西的法国富商所娶的华裔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四章 直闯敌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