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炉依旧火热,窗棂上留下十个手指印,李响睡得很甜。
第二天凌晨,李响带着几十名护卫,或者说庄丁,踏上归程。随行的,还有提前出发的工匠、算师、童生,陈老夫子的孙子陈庆庚就在里面。还有眼睛肿肿的小姜兰,急着安慰小姜兰的姜竹、姜书、马朝北。
从叶县出发,朝汴京这里运送货物的“注册”商队,也加入了李响这支本就混杂不堪的队伍。
也不知道怎么传出去的,反正周围的土丘、河滩、小树林里,很多流民知道这支队伍要去明月庄,于是也远远跟着。
天至傍晚,河流、田野和荒丘,仿佛笼罩在金黄色的纱帐中。农田、城镇星星点点,散落在一望无际的天地间。
李响只觉得壮美。
但壮丽的晚霞不会让流民有什么情怀,他们只觉得恐惧,因为晚霞便意味着夜晚。而每一个夜晚,都有可能区分一个流民的生死。
咬着硬面饼,喝着肉粥,李响本该感觉幸福。
但大车圈外,两百多流民的哀求声让他心烦意乱,小娃娃们咬着手指、踮着脚尖的样子,让李响手抖,间或几声婴儿的啼哭,更让李响烦躁。
李响喝碗粥,把面饼放下,“妈的,不吃了!传令下去,除了三十多名护卫,其他人包括老子在内,米粮减半!”
“告诉外面那些流民,老子的粮食只能让他们的娃娃活着。他们要是不想骨肉分离,就支撑到勋阳,汉江边上自有活路!”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李响始料未及,流出冷汗,然后在帐篷里疯狂地砸东西。李响一行人太多,他又想加强一下行军常识,最后选择在野地里搭帐篷。
张清平和杨营东站在大车上,说完明月庄庄主的决定后,流民安静了十几秒。然后,很多人把孩子交了出来,转身就跑!
杨营东见怪不怪,深吸口气,仿佛回忆起什么极度不堪的东西。
张清平也遭过难,却哪里见过这种情况。他一脚把一个高大,但皮包骨头的中年人踢翻在地,“都停手!你们他娘的干什么,我们庄主是想让你们多撑几天,到了南阳就有活路,你们为何扔下自己孩儿!你来说,说啊!”
被张清平踢倒的中年人,头发基本掉光,手臂上的皮耷拉着,眼窝深陷,脸色蜡黄。
这个中年人明显是小富之家出身,还朝张清平拱了拱手,说话很有条理,“这位兄弟……不,老爷。没办法了,不是俺们不要孩子,只是不想拖累娃娃啊!”
“庄主老爷慈悲,在下令枫谢过了!”姓令的骨头架子朝李响的帐篷磕头,然后指着三岁多的娃,“把他扔到这里,庄主老爷慈悲,娃娃可以活下去。可要是按照庄主所说,一路往勋阳而去……”
“南阳的流民不止这点啊,跟上来的流民会越来越多啊!”
“庄主老爷说了,粮食就那么多,养活的人也那么多,跟着车队的流民太多,娃娃可能饿死啊。跟着娃娃走,我们就是拖累,只好把孩子推给庄主老爷,换条活路。”
“在下原本家有余财,读过几天私塾,知道这般做法很不地道。庄主老爷!”中年人朝着李响的帐篷大吼,“流民无尽,救不完的,还请庄主老爷明鉴,只收小娃娃便是。在下不忍拖累孩儿,这就去了,会在天上感念庄主老爷的恩德。”
张清平被震惊到了,居然没反应过来,眼睁睁看着那位姓令的中年人撞死在石头上,血浆喷了他一脸。
陆续有流民放下孩子,也不顾身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毅然走向昏黄的远方。
破衣烂衫的小娃娃追上去,往往被自家父母踹倒在地,只好坐在地上,踢蹬着小腿。襁褓内的孩子更简单,放到地上就可以,许是觉得地上有些凉,婴儿放声大哭。
杨营东一声不吭,见庄主没有阻拦的意思,开始把孩子放进圈内。
张清平还站在那里,难以置信,“这哪里是京畿道,分明就是辽周边境!哈,哈哈……”
李响在帐篷里,听着外面的一切,手脚冰凉。中年人撞上石头的声音传来,他的脑子一片空白。
李响示意担忧不已的刘素素,自己没事。
刘素素这才放下心,出去准备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