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典韦的目光,文非畏缩地待在荀贞身前,尽管害怕,却始终不提告辞。荀贞心知他的目的,暗叹了口气,叫来宣康,吩咐说道:“取些钱给文君,当是我等今夜住宿之资。”
宣康转身待去取钱,却听到文非说道:“贵人临鄙亭,小人岂敢收钱?”眼神游移,往荀贞等的坐骑边儿上看。
荀贞笑道:“文君有什么话想说?请尽管讲来。”
“钱,小人是万万不敢收的,贵人若真怜悯小人等,只求赐些米粮。”
“米粮?这秋收不是刚过么?怎么……?”
关闭
八月底,秋收刚过,按理不是缺粮的时候,荀贞起初见文非与那亭父面有饥se,只以为是县中发给的粮少,现下闻文非此言,宁要米粮不要钱,却似竟是已揭不开锅了!
文非愁眉苦脸地说道:“秋收是刚过,可压根就没有收多少粮食上来。黄巾是从二月起开始生乱的,一乱就乱到了现在,耽误了chun种,县乡又连遭黄巾、盗贼之袭,县中、民家往年存留下来的那点粮食也几乎全被抢掠走了,好容易皇甫将军斩杀了张角,黄巾、盗贼纷纷闻风逃遁,我县才得以组织人手收割秋粮,可却也收获寥寥,不怕贵人笑话,小人已饿了两天了。”
百姓无粮糊口,县中缺粮发俸。
从军以来,荀贞为避免扰乱百姓,除了必须的以外很少进城,也很少去乡里,他料到了民间会缺粮,却没料到已经糟糕到这样的程度。他默然了片刻,说道:“叔业,去取些米粮。”
宣康应诺,去到马边儿,从刚从马上取下来的随行所带之干粮袋里取了些米粮出来,用个小袋子盛着,递给了文非。文非千恩万谢,只差跪拜磕头了,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一袋米粮,就好像捧着什么价值连城的珠宝,欢天喜地地告辞回去前院了。
葛亭在洨水北岸,渡过洨水向西南去,二三十里外便是常山国的国都元氏县,挨着国都的地方已经困苦至此,别的地方可想而知。荀贞心道:“每逢大乱灾年,史书常记‘易子相食’,只希望这种人间惨剧不要出现得太早。”这天下之乱乱得还在后边,黄巾之乱只是个起头,人吃人的惨剧早晚会出现,荀贞对此亦无能为力,只能希望这种惨剧能出现得晚一点。
当晚,荀贞等在葛亭住宿了一夜,次i一早接着赶往真定。
又行了数十里,傍晚时分到了真定城外。
冀州初定,大股的黄巾虽然没有了,或被歼灭,或者西逃,然而小股的盗贼、游寇却还有不少,时常劫道伤人,或者出没在城池的四周,伺机入城抢掠。荀贞等披甲带剑地赶路便是因此,亦因此之故,真定的城门关闭得很早。太阳尚未下山,城门就早早的关闭了。
荀贞不愿显露身份,既见城门关闭,便干脆又找了一处邻近的亭舍住宿了一夜。
大约是邻近县城之故,这处亭舍里的亭长、求盗、亭父、亭卒却是齐全,亭长诸人亦不像葛亭亭长文非那样面有饥se,没有问荀贞求要米粮。荀贞急着去见赵云,次i天才蒙蒙亮便即起了床,就着亭中的井水洗漱过,连饭都没吃,就带着荀攸、辛瑷等人出了亭舍。
刚一出亭舍的门,荀贞就吓了一跳。
亭舍门外两边的墙下不知何时聚集了数十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八月天气早晚凉,大清早的,晨风一吹,荀贞穿着衣、披着甲都觉得冰凉,蹲在墙外的这些人却大多衣衫破烂,许多赤脚,有的只穿个破破烂烂的犊鼻短裤,抱着膀子在风中瑟瑟。
宣康年纪轻,尚未尝过男女滋味,正是知好se,慕少艾的时候,尽管受儒家教诲,知道非礼勿视,终究敌不过本xing,一双眼不由自主地往人群里的那几个女子身上瞧去。这几个女子蓬头垢面,若论相貌没甚可观之处,可是衣服穿得很少,衣不蔽体,连大腿和胸部都遮掩不住。
见荀贞等人出来,这群人眼前一亮,顿起sao乱,蜂拥而上。
典韦唬了一跳,忙抽铁戟在手,喝道:“做甚么!”原中卿、左伯侯等亲卫亦各抽刀挺矛在手,急将荀贞、荀攸、宣康护在中间。辛瑷却立着未动,立在台阶上蹙眉看这群人围上来,扭头冲亭中喊道:“亭长何在?”亭长还没睡起,被亭父叫醒,披衣揉眼出来,看到眼前一幕,登时变了颜se,随手从门后拿起一支木棍,劈头盖脸地就打将下去,恶狠狠地把这群人打散。
这群人虽多,无一人敢还手,在棍棒下抱头逃开。亭长还待追撵,荀贞皱眉说道:“住手!”
亭长丢下木棍,讨好地对荀贞说道:“这帮野民农夫没有眼se,竟敢惊扰贵人座驾,实在胆大包天,尚祈君莫见怪。”见荀贞等一行收拾齐整,是准备出发的样子,又说道,“天尚未大亮,君就要进城么?要不再等一会儿,待小人叫亭父为君等做些饭食,吃过后再走不迟。”
荀贞、荀攸、辛瑷、典韦诸人无一不是人杰,葛亭的亭长文非能看出他们是“贵人”,这个亭长也能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