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衡凝视着远去的尼子晴久一行的队伍,细数着流逝的岁月,这个举动对于旁人来说或是有点儿微词,认为他为放虎归山而担忧,一路跟随的renmen却能够从中窥得一丝不一样的感受。数年前,还是仰望星空一般的尼子晴久,数年后成了拿捏有序的玩偶,要他生要他死在政衡的一念之间。现在的光景和数年前的生活完全扯不上边。
现在的政衡已经是统领四国八十余万石,二三万以上部队的战国大名,他的手下遍布各个地方。吉备四国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政衡用人向来不问出身和过去,甚至是强盗非人,只要有实力就可以编制入队,所欲成员的素质并不算很高,家臣之间经常发生纠纷,要不是连年的合战和政衡一再的调停,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过什么无法挽回的事件,但是他已经深深的觉悟到,必须要拟定一套规定来管理这个日渐庞大的组织。 ”小说“小说章节更新最快
一直以来,政衡都是以备中阿贺哲多两郡的renmen为核心,备中人为两翼组建势力的,可是随着备后、备前和美作的加入,这种体制已经慢慢有点儿不切实际了,要将备前、备后、美作的renmen纳入伊达家的体制,这才是wei数年内政衡需要考虑的事情。
伊达家已经基本上吞并了古代吉备四国的土地,向东占据了西播磨国,将势力延伸至播磨国内,向西吞并了安艺国的丰田郡,先后击败了毛利元就和尼子晴久,使得两者俱都元气大伤。三五年内无法恢复元气。这样一来。外部已经没有敌寇胆敢来犯。进可坐等畿内崩坏。起兵上洛;退可窥视阴阳两道,称霸中国地区。但是一口气吞下如此大的疆域,要彻底消化吸收,同化居民、稳固统治,绝不是短时间内边能够办到的事情。何况,境内还有许多不甘臣服的野心家窥视伊达家的统治,民生早已经因为战乱不断毁坏殆尽,这些事情不解决。便如同踩着一块舢板过濑户内海,看起来轻快,用不了多大风浪就能把他倾覆。
何况政衡的年龄摆在那里,他不着急,大可以慢慢调理,变法改革。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储备。现在的头等大事就是休养生息、积蓄国力。
更何况现在的外部局势也不容许他再继续扩张下去,畿内的三好长庆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南征北战数度击败足利义辉和细川晴元,一旦将兵势彻底移向播磨国的话必然会引起他的注意;在东方。大内义长和大内义隆的争霸还在持续当中,随着毛利元就和尼子晴久的衰败,大内义长的势力随之会引来一波高涨期,这对于伊达家来说有利有弊。
短期内尽力避免与东西方两大战国大名的直接接壤,是伊达家近期外交的重点工作。
伊达家伟业的缔造者,决不可因胜利而骄傲自满稍有松懈,从历史中都可以寻找到先例。备中国随着伊达家的南征北战,享受到了胜利的果实,大部心向伊达家,可是该如何让备后国、备前国以及美作国的renmen同样心向伊达家,成为伊达家迈向天下霸主的臂助,这才是政衡现在要思考的i。
战国的征程不会因为伊达家想要休养生息而停顿,也不会因为renmen的想法而有所缓解,政衡的书房上,堆满了来自四国各地以及四邻的情报。
原高田城主三浦贞久嫡子三浦贞广在家臣牧尚春、金田弘久的拥立下举兵,企图趁着伊达家立足未稳之下夺回高田城,遭到片山盛长率领的坪和武士团的攻击,三浦贞广坚守三日后自尽,牧尚春、金田弘久等人多有战死,三浦遗臣拥戴其弟三浦孙九郎贞胜跪受伊达政衡之封,得到备前国一千石的俸禄,启程前往备前国定居,美作三浦氏从此除名。
三浦氏、江见氏、大河原氏的接连覆灭以及菅家党的降服,美作国成为了伊达家新占的土地,随着美作国的战局平定以及lùn_gōng行赏的进行,另外一项工程也在冬日里提上了日程,重修道路。
对于多山的吉备四国,对于统治者来说,一条四通八达的驰道比起减少苛捐杂税等德政更为重要,日后若有人反叛,伊达军可以从宽敞的大道上直达敌境,不惧有人居中阻碍,况且还能够让更多的renmen知晓伊达家的政策,不至被野心家利用引起民乱。
政衡随即命人打开了一张三四米见方的地图,他趴在地图之上,用炭笔画出了一条条线路出来,这些线路俱都指向了一点,冈山城,shide,在他的思绪中,这座历史上宇喜多家的居城将会成为他wei的主城,利用一条条驰道控制着四周领地。
通过一条条驰道,监视驰道两侧的家族,他明白,一旦想要彻底控制住这些家族,将需要重要的人力物力,可是换成监视,只需要让他们互相监视就是了,还可以按照亲疏有别,将一些关键点控制在亲近的家臣手中。
要修建驰道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不过对于现在的伊达家来说人力方面却是不缺少,虽然随着美作国的降服,也不好继续关押美作人,可是在他的手中还有近万毛利家和尼子家的俘虏。
有了不要工资的俘虏,再加上早产二百多年的水泥,足以支撑伊达家wei的大规模工程。政衡作为穿越者得到了水泥的福利,倭国是一个火山剧烈的国家,在这个国家最不缺的就是石灰石,在指导了整个制作的流程下,一声令下,成功就变得理所当然。
驰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