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肃之大笑:“他们久离京师,说是士人,比起寒族,也不比人有钱、也未必比人有才,只胜在一个姓氏了。为了维持这一点优势,自然要……”
说到最后,他闭紧了嘴巴,颜神佑偷笑两声,给他铺了台阶:“嗯嗯,跟咱们京里见的全不一样,她到阿娘面前一站,气势就弱了。”
颜肃之道:“对对对!”父女俩一样的狗腿!
姜氏嗔道:“饭也用过了,都去午憩了罢。”据说君子是不昼寝的,奈何这里太湿暖,春天的午后,不想睡都不行,抗不过生物的本能。
————————————————————————————————
颜神佑午睡后爬起来,照例是先练字,然后给六郎编写教材。语文课本被姜氏划掉了,不用她来写,给六郎还是按照大家常用的步骤来教。颜神佑就编了点数学课本之类的,兴致来时,她还给六郎画了点常识什么的,比如马、牛、羊、小麦、水稻之类的。又因她爹看样子是想在这里扎根了,颜神佑还默了两首唐诗文,什么“锄禾日当午”伪称不知道是哪本书里看到的,写了来让六郎来背。
总之,她弟弟不能当纨绔!
六郎也不是纨绔,一首诗,教了三天,全无基础的情况下也背下来了。
颜肃之却将颜神佑拎到书房:“你是哪本书里看到的?”
颜神佑眨眨眼睛:“我记得诗就行了,作者名字忘了,佚名了罢,”又恐颜肃之再盘问,胡乱指一图纸问道,“阿爹,这是什么?咦?”
颜肃之头疼地道:“是啊是啊,就是将来的城池坞堡。”
颜神佑道:“小了点儿。”
颜肃之一瞪眼:“怎么小了?归义才有多少人?咱家部曲又才有多少人?归义地方又偏僻,招俫流民人家也不乐意来呢,这也够用了。”
颜神佑所谓小了点的坞堡,也有颜氏坞堡那么大了。颜肃之的计划里,能盛一千户人家就够了,再大,现在建也不好建,工程太大。以后如果人少,守也不好守呢。
颜神佑想了一想,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这个算小了。现在造得大一点,省得将来再翻修。”所有改朝换代的大动荡,想几年里就安定下来,那是不可能的好吗?现在虽然说有乱相,可是等打起来,也得是皇帝死了之后了。打了再太平,少说也得十年呢。当然要计划得长远一点。
颜肃之皱眉。
颜神佑努力地撺掇:“说是人少,旁的不说,咱们家部曲便有千户,他们也要生息繁衍。像六妞她们,兄弟好几个呢,比好些都快成年了,这又兹繁出人口来了,照原来的,不够。”
颜肃之道:“这倒也是,幸而如今才刚动工,再扩大也来得及。”
颜神佑趴在桌案上,下巴搁在手背上:“是时候把部曲都迁过来了呢。人多才好干活儿呀!”
颜肃之道:“不急,先让这些人建城、开荒,到了秋天,囤了些粮食了,才好搬迁。我须得做些准备,再有,他们原先的田,种一种,秋收之后,可携粮糗上路。”
颜神佑被打开了思路,续道:“还得有理由跟伯父说,原来的村子空了,他可拨人开春去耕种!也得看看此地垦荒效果如何。”
颜肃之忽然石化了:“老子干嘛跟你商议这些呀?!”这不科学!
颜神佑笑得十分可恶:“谁叫阿爹也没个商量的人呢?就先凑合着拿我来顶缸了罢。”
颜肃之:……变态!
不过颜神佑也给他提了个醒,他得开始搜罗人才了。好在如今春耕已毕,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打听。方章因为跟了个踏实肯干的甘县令,作为左右手,对于本县的情况十分了解,听颜肃之问本县可有贤者,也不得不提供了一份……与本县土豪名单百分之八十重合的名单来。
颜肃之看了,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时节本来就是这样的,穷人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非有大毅力,不可能读书。这跟学手艺还不一样,学手艺的,再糙,还能打个杂。学文化的,开始就是个纯消费者。
不过颜肃之却对名单里的一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个卢慎?”
方章道:“正是卢湛长子,学生见过他,风姿特秀,见识过人。只是他如今读书已毕,往还家中了。”
颜肃之想,自己若想在此地立足,必要笼络士绅的,卢湛识趣,又有投诚之意,其子甚真有材,何妨取而用之?
又翻翻其余人员,也有马家子弟,还有一些寒族士子,都一一记下了。决定过一时往县学里去,亲集三老并县内学者,披沙拣金,取些有用之士以作臂膀。除此而外,他还计划着出巡,趁着此时四乡不甚忙碌,看看民风是否彪悍,百姓身体素质如何,有没勇士一类。
又有山民,也当见一见其头人。只是是招其前来,还是亲往去见,还须见机行事,仔细斟酌。
此时他对自己的定位,乃是在乱世有立足之地的一方势力,其经营之道,自然不同于甘令。
————————————————————————————————
颜肃之与方章聊完了天,何大又来禀报:“地基又重丈量过了,放大了一倍。”
颜肃之道:“倒也够用了。”应该……吧?闺女应该觉得够用了吧?
颜肃之又问屯垦,何大道:“地也不算多,一千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