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对不了解中外局势的人来说,肯定要口诛笔伐,肯定要给皇帝和中枢戴上穷兵黩武的帽子,只是事已至此,形势发展到这一步,皇帝和中枢已经没有选择,退一步也是岌岌可危,南北大战一旦爆发,一旦打败,皇帝和中枢依旧要在历史上留下无法抹去的污点,既然如此,倒不如进一步,豁出去了,再次东征,再拼一把,或许就能逆转危局,就能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如果第三次东征形成决策并如期发动,成功希望有多大?”李百药直指“要害”。
对他来说维持统一大业,稳定南北关系,维护中土的长治久安乃是原则性问题,大一统的原则不能违背,诸如以小规模的叛乱来攫取政治利益属于一种博弈手段,短期内危害不到统一根本,他不支持但也不反对。而他之所以支持李风云,不是因为血缘关系和家族利益,而是因为中土利益,李风云以未来可以预见的南北大战以及统一大业的崩溃说服了他,以据北疆抵御北虏、卫戍国土的理想、信心和勇气打动了他。仅靠李风云抵御不了北虏,但再加上一个齐王,长城防线就有了保障,未来即便国祚危难,这股政治势力也有据北疆而称霸的本钱,也有力挽狂澜问鼎天下的潜力。
但是,这一“预期”因为南北关系的迅速恶化而变得困难重重,抵御北虏卫戍国土成为当务之急,正好齐王和李风云都要进入北疆,为此李百药当然倾力关注北疆形势的发展。
“据大总管说,成功的希望并不大,现在大漠北虏的实力已超过了我们的预计,但东都盲目自大,轻视北虏,所以北疆镇戍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重蹈萨水大败之覆辙。”
袁安的话让李百药大为吃惊,“北虏要入侵?”
“如果有第三次东征,中土摆出了独占远东之态势,那么突厥人不但一无所获,还在南北对抗中陷入更大劣势,突厥人必定要展开凌厉反击,要积极支援高句丽和远东诸虏,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漠南方向攻击我长城防线,置中土于两线作战之窘境,继而迫使我中土无法独占远东之利益。”袁安说道,“据大总管的预测,明年代北局势非常紧张,长城一线的六镇边陲必定烽烟四起,如果齐王不能北上戍边,如果北疆各股势力不能齐心协力,让北虏越过六镇,突破了长城防线,大肆掳掠代恒,则第三次东征必定虎头蛇尾,草草结束,根本实现不了独占远东之目标,如此北虏大获其利,南北实力此消彼长,南北大战也就一触即发了。”
“这对你们立足北疆很不利。”李百药忧心忡忡地说道,“你们到了北疆就与北虏正面对抗,一旦伤筋动骨,后果不堪设想。”
“的确如此。”袁安苦笑道,“所以大总管急需了解黎阳最新动态,急切希望齐王能以最快速度北上代恒。有了齐王的庇护,联盟进入北疆的危险将会降到最低。实际上就目前东都局势而言,齐王回旋余地已经很小,他必须主动,必须强势,必须咄咄逼人,才能迫使圣主让步,给自己赢得最大利益,否则变数太大,一旦圣主提前返回东都,控制了齐王,齐王也就成了笼中困兽,再也没有逃脱之可能。”
李百药连连点头,“某说服不了齐王,但他可以,某即刻想办法让他们见上一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