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这是要带朕去往何处啊?”
朱慈炯坐在皇辇之上,曹变蛟在前来领路,从内宫往皇宫城门洪武门口而去,对于朱慈炯来说,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傀儡,他就是不甘心,也无力反抗,天下大半的兵马都是曹变蛟的人控制住,就算不是他的嫡系也是唯他马首是瞻之辈,就是禁卫军,也都是朱聿键在掌控着,也是曹变蛟的人,内廷之中,宫女太监加起来也只有两百人而已,曹变蛟还规定,三年一轮换,他更是没机会培养自己的人了,朝廷之上,一大半的朝臣也都是对曹变蛟俯首听命,剩下的都是敬畏不已,哪里还有人敢对曹变蛟说一个不字呢,朱慈炯也只能任命了。
“是啊,大将军,这是做什么?”张慎言也是在曹变蛟身后问道。
曹变蛟除了抬出皇帝,还让内阁六部的大臣都是跟来了。洪武门门前,京中百官都是等候在那里,在他们的中间还站着一群人,各个都是须发皆白的老者,身着布衣素服,没有官职,百官都是诧异却不敢多问。
“皇上驾到!”随着韩赞周一声吆喝,跟在他身后的那些个宫女、宦官,纷纷跑了上前,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皇辇也是已经停下来了。
很快,那些站在洪武门前的百官见到皇帝来了,纷纷准备行礼,朱慈炯也是坐在那里,随即喊道:“诸位爱卿不必多礼,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之际,朕很高兴见到诸位,都起身吧!”
“多谢皇上!”
曹变蛟已经走了出去,来到那群老者身边,招呼了意思,当下一群人跟着曹变蛟进入皇帝大驾之前,这一次来的人,都不是寻常的老者,都是南直隶境内的乡民,且都是七旬以上的老者,可以说他们是从万历年活到了如今,是饱经沧桑之人了。
“今日召集诸位同僚前来,实在是为了新政的事情,诸位为了大明江山,已经辛苦了不少时日,皇上也体恤诸位臣工之劳苦,所以来看看大家,我也本不愿使你们太过劳累,但是呢,吏治不振,别看朝野上下满朝文武千百,但是做实事的人实在不多,皇上也需要诸位臣工能助其收复旧日山河啊!”
“大将军言重了,臣等承蒙先皇以及当今皇上不弃,今又得大将军倚重,能够为朝廷效力,实乃臣等之幸事,收复失地,乃臣子的本份,只要臣等力所能及之事,就是拼了这把老骨头,臣等也鞠躬尽瘁,绝不退缩半步。”当下袁继咸第一个站了出来,向朱慈炯和曹变蛟行礼拜道,亦是明心。
曹变蛟点点头,继续对着群臣说道:“皇上和本官都是对大明吏治实在是太过失望了,这党争遗留下来的后遗症,根本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肃清吏治,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监管,所以才有了都察院,为了振兴朝廷,解决赋税之难,我曹变蛟推行新政,今天在皇上面前,我也不想忌讳什么,我大明军政,自世宗皇帝开始,已经百年了,百年来,官场之风日益糜烂,党争愈演愈烈,相互攻讦,官员整日里不思报国安民,所想之事皆是相互攻伐,口诛笔伐不断,至神宗皇帝之时,官场风气可谓是腐败到了极点,先帝继位之时,年纪虽幼,虽励精图治,夙兴夜寐,可是结局实在令人心寒,我大明之富庶,连西洋人来了都惊叹不已,可是朝廷每年却连开支都难以支撑,百姓却也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致使流民四起,许多事情难道诸位没有想一想吗,就是因为官员贪污,隐私舞弊,尤其是在这江南之地,商贾不纳税,这是富了谁,穷了谁,所以我才想推行新政,不破不立,如今的情况,就是不变一变,只怕到最后大明就要亡国了!可是新政推行以来,很多人都是多番议论,说我曹变蛟这是破坏祖制,我就想问问你们,祖制是能救国还是能够安民,张居正当年就是因为变了祖制,才使得万历前期朝政清明、朝廷富足,张居正一死,就被人攻伐,最终新政被废除,大明朝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了……皇上有振奋朝野之心,中兴之志,臣等也是深感欣慰,做臣子的自然该是有尽心尽力,皇上都已经下定决心变更,我等臣子还有什么好议论的……”
“臣等皆是如此,皇上若能振兴大明,实乃臣等最大之心愿!”一干臣子纷纷都是附言说道,几人真心几人敷衍,那就是各随本心了。
“新政之利,利在千秋,朕绝不停废,就算是将来朕死了,朕的子孙也当继续坚持……”朱慈炯何尝不想大明富庶呢,他也不想守着一个破碎穷困的皇朝,但是他也明白,新政变法这样的事情,就是改变当下许多人的利益,而这些人不是老百姓,而是朝廷里面那些官员、勋贵、王侯公卿,是他们的利益,当年的张居正是怎么个下场,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辅政十年,励精图治,大兴变法,改变了大明的现状,使得大明出现了繁荣之象,可是结果呢,张居正一死,最后落得什么结局,所有的荣誉旦夕之间化为云烟,老母妻儿饱受摧残,朝中是群起而攻之,纷纷指责他为奸臣,所以为臣者,想要变法图强,那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除非皇帝有心如此,此刻他必须要站出来力挺曹变蛟,因为曹变蛟变法之事的根本目的,他也是心知肚明,他不想和他老子崇祯帝一样的结局。
曹变蛟更是明白其中的艰辛,古往今来,变法之人不在少数,春秋之管仲治齐、战国之商鞅强秦、南北朝之孝文帝改革、唐之永贞革新、北宋之王安石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