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一人抬头看天,脚上打飘。

连礼部尚书大人都能在朝堂大谈“如何既节俭又有效的选用合适的用具发泄怒气”,自己明日是不是就能在家中池塘挖出万两黄金,再不用费心搜刮民脂民膏?

刚刚在朝堂上发表了一番“惊天动地”的“演说”的倪尚书,带着围着自己大半一脸茫然的学生们,笑指前方。

“听闻这家馄饨铺子的馄饨,口味极佳,过去尝尝?”

一帮官员循着看向一个明显是街头小摊的铺子,不只一人面现犹豫。

“老师果然慧眼!这家铺子,我常与允升弟来吃,还碰见过太常寺李少卿家长子呢。”

左右官员看看,若是连翰林院的罗编修,太常寺四品京官之子都曾来吃,自己去倒也不掉价?

“既是如此,顺和你来替大家点菜。”

“敢不从命。”

苗永浅叹,“布袋”之说传遍后,娘娘果然反应敏捷。

亲自赴针织局“监工”。

隔天,娘娘又与陛下争吵。

左右很默契地带上十个棉花布袋。

又三日,升为二十个。

又两日,再升四十个。

终于今天,足足带了六十个。

宫中四名力士,扛着黑箱的四角,才将布袋运来。

听说此事传扬开来,六部官员家中时不时就出现“飞来帛枕”,京中不少人家,分外热闹呀。

乾清宫,待六十个枕头砸完,张仪华也手酸无比,一下子瘫坐地上,只顾喘气。

御案旁,确定已然“暂时停战”的弘治帝站起身,瞥见御案上的一本奏折,顿时有了主意。

蹭蹭踱到张仪华跟前,递上奏折,“仪华你看,这是徐穆给朕的奏折,他走了大半年了,你不想知道他干了什么么?”

张仪华瞧都不瞧,一本正经回道:“后宫不干政。”

弘治帝无语。

朕的乾清宫,你基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说不干政你不心虚?

张仪华抬头挺胸,不心虚。

弘治帝完败。

“算朕求你。”

“求我呀,那本宫就勉为其难看看吧。”

看了半晌,张仪华忽然问道:“田之明出身福建还是广东?”

弘治帝大悦:“我与仪华果然是心有灵犀,天生该做夫妻。”

看着站起身扭头要走的佳人,弘治帝咬咬牙。

这女人,真是油盐不进!

“广东琼州府。”

“你想解海禁?”

弘治帝脸上笑容愈发灿烂,心里却莫名有些堵。

凭着一份奏折,就能推断出徐穆想干什么,朕想做什么。

若说是过于了解朕,还不如说与徐穆“甚为亲厚”。

弘治帝内心狠狠念叨了徐穆几句,若不是之前乾清宫的那番“恳谈”,自己难免不把这两人的关系想歪。

想了想,不成,夜长梦多,怎么样也得给徐穆找一门佳妇,以防“不测”。


状态提示:40.第四十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