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远古征服传>第七十七章 火器与攻城武器

一个多月后,50吨级“华商1号”商战船终于改造完成,这艘船安装了两个大水车轮后动力还不是很理想,于是华夏便在船的后面再安装了两个较小一点的水车轮才总算是把这艘轮船的动力系统改造完成。华夏还在船的两侧加上一排船桨,这样船就能够在关键时候获得更多的动力提高速度。这个船的船头装着两门床弩,船尾也装有一个床弩,不但能载货,还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但这船的载人数最多只能载70人,这还是在没有满载货物的情况下。

随着人口的增加,新一轮的征兵也要开始了。此次的征兵目的是让5个常规团能够达到预定的每个团600人,每个团新增一个攻城列和一个长戟步兵列,并新增一个工事班。

这个工事班是华夏在这次出征的时候看到敌人居然把箭给捡走了,还有就是部队缺乏一支专业的修筑队伍和武器临时维修员。所以就新增了这个工事班,这个工事班的主要职能是挖掘工事、修筑营地为主,修理武器和临时制作武器为辅。

华夏打算把玄女的军团打造成部落的精英部队。所以,骑兵部队也正式独立出来,并增加了54名新骑兵(虽然没有足够的马,但可以先进行人员的训练),骑兵部队划归玄女管理,继续驻守在华夏牧场。

这个精英部队还要增加了2个弩箭佰、2个刀甲佰。这队军团的装备全部用钢铁打造。(以后再慢慢把其余军团的青铜武器换成钢铁武器。)

也就是说,玄女管理的是一个100人的龙组团、一个骑兵佰、2个弩箭佰、2个刀甲佰。这个军团是部落的精英部队。所用的武器都是最新,最先进的。主要负责种花城附近的安全和执行一些特别任务。

火器方面,尽管华夏已经很努力了。但由于华夏的经验实在有限,只能造那种发射大铁球的大炮。别看这种大炮看上去结构很简单,实际上这火炮对铸造技术和空气动力学的要求都很高,要使大炮打得远打得准,就要将这门大炮的内壁铸造成一种能让炮弹在发射出去的时候旋转起来的膛线。还有一个就是大炮后端的火药室的大小配比,造大了火药装多了很容易炸膛,造小了火药不够,炮弹发射不出去。这些都是很讲究制造技术和经验的。这简单的大炮要应用到实战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很难实现的。

还有就是火药枪也是这样的情况。理论上是用铁直接造出一个铁管,塞上火药和弹珠就可以发射。但是,这种火药枪射速慢,对火药量的要求高,还射不准,而且发射完后还有残渣。重要的是光造一支枪管就不容易了。所以,这些火药武器,对于现在的花部落来说根本没有多少实战意义,还不如用弓弩。

不过,部落现在制造的火器不如弓弩,不代表就会放弃火器方面的研发的。为此华夏在工业园内设立了一个“华夏火器局”专门研发火器。还建了一个化工厂,专门生产火药和研究提炼各种化合物。化学和物理对于部落未来的发展可是很重要的科技点。

攻城部队,华夏设计的有撞城车、床弩车、还有就是大炮(就是上面说的那种)。华夏也想过设计一些回回炮、欧洲的扭力投石车和扭力弩炮。

回回炮的体积实在太大,欧洲人的扭力投石车和弩炮结构复杂、坏了修起来很麻烦,携带还不方面。虽然古欧洲的武器可能比古中国的武器威力大一点,但实际的作战能力还是不如中国的弩和火炮的。

比如欧洲引以为豪的铁甲步兵,看上防御力是很好。实际上是中国人玩剩的东西。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就有魏武卒,但最后统一六国的却是连战盔都没多少、还在使用青铜武器的秦国。所以,只有适合自己的装备才是好装备。

鉴于这样的情况,华夏是毫不犹豫地将欧洲人发明的那些武器全部剔除的。现在最适合部落的就是撞城车、床弩车。有这两样也足够了,而且这些武器结构简单易造、即使坏了也能快速修复。再过几年部落就要进入火器时代,根本没必要去研究那些欧洲武器。或许阿拉伯人投射能力很强的回回炮有点用处,不过,有这闲情去研究这些东西还不如花时间去研究火药大炮。

而撞城车的设计就是造一个正方体的框架,框架底部是4个轮子,框架中间是用绳子吊着的一根大木柱。作战的时候,直接将这撞城车推到别人的城门前或者城墙下。把车轮子锁住,用力推动大木柱进行撞击。现在那些部落的大门根本顶不住这撞城车的撞击。这些撞城车的车顶还设计了一些盾牌,只要打开撑起来就能保护推动大木柱的人们。

床弩车就厉害了,床弩车是直接用驴或马拉动,正确来说是把床弩安装到车上。这种床弩分两种,一种设计是能一次发射5支箭的排弩。一种是直接发射一支矛的床弩。排弩的面杀伤力很强,用来片杀敌人。另一种的单发床弩能够直接射到别人的城墙上,士兵就能爬着钉在城墙上的弩矛登上城墙,也可以直接用来击杀对方的人或者马,一矛射过来,别说是人,就算是马都得死。

华夏把火器和攻城武器的研发都安排好后,接下来就是组建一支船队南下进行贸易。因为这次是正式与南方的三大部落联盟正面交锋,所以这次出航的排场一定要足够大,一定要让别的部落看上去就觉得自己非常牛逼。适当的装逼也是计谋的一种。装逼,是华夏的强项。做人不装逼,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状态提示:第七十七章 火器与攻城武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