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乌江战纪>第059章 弜头虎子

多说了些闲话,书归正传。

妹妹巫妮口里不说,也早在当时最先进、后人看来仍只是巴掌大的舟儿中憋得如坐牢一般难熬,道:“就去喝茶。”

一家四口,取了行囊。巫城道:“最重的便是书籍,不如就放舟上。”

巫贞道:“一屋子的书,只选了这几册,均是大有来头的,或是名家所藏,或是稀竹所刻,我常常遗憾只能在几样书中选其中一册带走。你怕累,为父自己背。”

巫城笑道:“死且不惧,还怕累?我是说这里人不读书,谁会稀罕,就是做柴火,人家还嫌不熬火。既是父亲看得比命重,为子者,不得不带上父亲的命。”

上了渡头石阶梯。

不远处,有一茶庄,上写“天尺茶庄”,大约是这里人来人往,除了巴人图案,尚有中原流行的文字注明。

四人进去,小二迎上前来请进。

巫贞道:“要个江景的位置。”

小二看了一眼巫夫人母女,道:“我们有专供女眷品茶的。”

夫人轻轻对丈夫道:“出门在外,安全比礼仪重要。”

巫贞轻微点了点头,对小二道:“稍歇便走,不妨。”

四人脱履坐定。巫城臀部坐地,想来一个箕踞坐式,放松身体,正在张腿,听父亲“哼”了一声,改为正规的跪坐。

小二上前来招呼侍候,巫城见这店小二头上扎有两个突出的髻,结发使上,从头部左右斜出如角,森然挺立,他这个比常人笼得高了,像两个尖尖的角儿,长相清秀,丹凤眼、锛额头。

巫城暗道:“这里人大多如此长相。”

他不知这长相、发式正是巴族群的特征。注意力再次到了小二的头式,心想应是巴国男人都这样。

他更不会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晋时人称一部分巴人为“弜头虎子”,是巴国男子的特有发式。远来的客人胡乱琢磨。场

正这时,进来一对父子,父亲先叫道:“有不有现成的盐汤茶,来一罐。”

巫夫人正想问这里人常饮什么茶,便道:“就来盐汤茶。”

小二诺了一声,先招呼才进来的父亲随意找个座位。

过不多时,小二送上一只陶罐,冒着热气,几只陶杯,为巫贞等倒上,道:“几位慢饮。”又去为其他客人服务。

巫贞捧起杯子,轻轻喝了一口,品了品,感觉香咸,但清香味不足,巫城叫道:“这是茶水还是盐水?”

小二听见叫喊,快步过来,陪笑道:“我正料客人喝不惯这茶。”

巫贞道:“如何煮的?”

小二回道:“将陈茶炒黄,加上果实、盐等炒脆,捣成细末,大火烧沸,文火煨成汤。这茶吃了不饿不寒。”

巫贞道:“明白了,原来是陈茶。我等此时并不饿寒,来一种新茶,清心的。”

小二道:“原来你们是想品品天尺茶。”

巫夫人道:“要上好的。”

店小二笑道:“茶不欺客,看几位来头,并不敢拿次等的上来。”重新送来茶具、放入茶叶,倒上开水。

巫贞对于茶,也没有多少研究,但也曾经饮过,捧起茶具,闻了闻,小沾一口,连道:“好喝!好喝。”

巫贞问此茶出于何处,意思是想捎上一包,就是购买土特产。

小二道:“茶出于金巴山天尺峰。”

“有何讲究?”

“委实道不明白。一会子管事回来,问他。”

巫城一口喝干茶盏中水,早被烫得嘴巴起泡,急忙吐了,生气道:“这清烫寡水的,有点苦味,还烫死个人,如何解得了渴?小二,快来几斗酒!”

小二有点意外,看了他一眼,声音有点怪怪的道:“这位小哥,没听说解渴茶不如酒。我这茶庄没有酒,要喝酒走错地了,我看时候也不对。出去顺江走,三五十步,有处店家,也是荼氏的,有酒可喝。”

巫贞喝道:“不一时就要上舟,今日又不是什么节日,喝什么酒!胡闹!”又问道:“这里人平时也喝酒?”

小二笑道:“喝酒的理由还不好找?”

巫贞道:“就算当该喝酒,时辰也来不及了。”

小二提了提铜水壶,一个漂亮的转腕动作,耸耸肩,道:“客人不必急,慢慢品天尺茶,保管不虚此行。梢公说让等一个时辰,多待半个算是最快的。”

巫城端起茶盏又使气放下,差点不曾弄破。

巫夫人道:“让他去吧,好多日,他未沾一滴酒。酒可是他的命。多日里担惊受怕,今日总算安稳了,也算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当是个吉日。只有一件:不许喝多,不准惹事。”巫贞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巫城起身,也不打招呼,对正抬头看他的妹妹诡笑了一下,斜挂宝剑,出了门去。

当时,楚国已出现铁制的钢刃剑,他这把剑,产自宛地(今河南南阳),在楚国并不是第一流的宝剑,但在巴国地盘上,无疑是削铁如泥的宝剑了。

只几十步,果然见有一家“龙乡客家”,是个用食住宿的地方。

巫城打起望进去,一眼看见一个青年小子,年约十七八岁,披长发,背影高大,一件黑水獭皮褂上身,腰悬短剑,剑鞘上有一虎一蛇图案。这图案巫城未见过,再加巴国男子有断发、纹身的习惯,长发不多,故而多看了两眼。

那小子独自站在靠江边的几桌旁喝酒,眼看江面,听有人进去,回头见是个异乡人,因为巫城少见的身高和与本地人不同的衣着打扮才有


状态提示:第059章 弜头虎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