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颠簸崎岖的山道上奔走了三五日,于圭总算是率领大军从豫章返回到了长沙,这几日工夫下来,既是因为山路颠簸,也是因为天气严寒,不少重伤的将士死于半道。
这批死亡的将士没有被于圭下令就地掩埋,而是将他们的尸骨带回了故乡。
不过由于天气寒冷,长沙郡内已经飘起了小雪,梅山山脚下到还没什么事情,道路还畅通着,但走到半山腰,已经能看懂不少积雪。
如此一来,想要翻过梅山抵达山的背面,这计划就无法实施了。最终,只能在梅山中找选择一块人迹罕见的地方,也不管是哪个部落的,就这样将他们埋在了一起。
梅山蛮各部落生活在靠近水源的谷地,想要避开各个部落找一块无人的地方自然很容易,梅山纵深千里,多的是这样的地方。
解决了战死将士们的后事,剩下的梅山蛮也因为大雪封山无家可归,只能继续追随于圭,至于那两千不到的山越,也是同样如此,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只有得到于圭的庇护才得一夕安寝,只有依附于圭才得一口饭吃。
埋葬死者之后,于圭并不是没事情干,反倒是忙活了起来,于圭趁着东吴没有来攻打长沙的这段空隙时间,重新整编了麾下各部人马。
此前近万梅山蛮应对周泰和另外一名朱姓将领,反倒被吴军以少胜多战败、包围,这就在于圭耳畔敲响警钟,让于圭下定决心,必须整合梅山蛮,至少要让他们能够粗略的学会配合。
另外,于圭麾下如今不止有梅山蛮,连山越也要一起训练,这就有是一道繁杂的任务。
于圭并没有采取前世军训般的手段,在语言不通,于圭下达命令还要通过翻译的这种情况下,于圭没有进行练兵整军上的训练,而是采取了文教手段——学汉字,说汉语。
用武力征服异族,远没有用文化改变对方的思维有成就感。
异族学习汉人文化,以汉人自居,用汉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百年内保持这种行为,等到他们孙子辈,就会彻底成为汉人,而不是异族,这就是文化和教育的力量。
用武力征服外族会让对方感到仇恨,用文化的手段不断不会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还有可能令别人为自己说话,为自己办事。
于圭用文化的手段潜移默化的改变梅山蛮,就是想到时候按约定放他们回去的时候,反倒不习惯大山里的生活,因此将外面所看到的东西在汉文化下感受到了新奇体验,通过他们自身传到梅山里面去,传入每个部落中,由此一步步的将梅山蛮从山里引出去,经过数百年后,就彻底成为汉族或者说是华夏的一部分。
倘若能够如此,也不枉于圭在这世上走一遭。
想要让梅山蛮从无到有学习汉文化,自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时间。不过,相比较而言,反倒是山越更加不服管教,进度更慢。
山越虽然大部分人都多多少少会一点汉语,有些人甚至完全精通,但由于对东吴的仇恨,嘴上虽然表示顺从,心里却极为抗拒汉文化,因此进度极为缓慢,有些消极怠工的样子。
而梅山蛮通过南蛮的翻译和汝南黄巾的教导,一点点的掌握了日常用语,并且逐渐的能够一个字一个字的将话说出来。
经过了五天时间的调教,尽管有些梅山蛮刚教过一句话转眼间就忘得一干二净,又变成哑巴了,或者口吐鸟语,不过大致上能够听懂于圭和汝南黄巾们的话,如此便能够通过汉语接受命令,可以进一步展开排兵布阵和军事训练的相关事宜。
至于山越原本就能听懂汉语,五天下来也是将剩下的一部分“难以启齿”的山越打开了嘴巴,能说上几个汉字,说上几句汉语,如此也算是大功告成,和梅山蛮混合在一起,一起进行训练。
训练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简单的列队,打散,归队,挺枪,射箭,巨盾的反复练习,能够让梅山蛮和山越一起迅速组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方阵,能够听懂命令进行进攻、防御,这就可以了。
又过了三天,于圭麾下这支近两万的大军总算有些看头,不单纯是一支不尊将令,只知道各自为战的山野蛮兵,如今比起一般的新兵部队要强大许多。
接下来于圭本想训练战鼓和令旗来遥控指挥作战,但刚将手下的汝南黄巾分派下去做各部各营将校,却得知东吴兵马再入进犯长沙。
为此,于圭不得不整军备战,率领大军,亲临前线。
于圭本以为罗县还能坚守几日,却不想东吴兵马攻势太急,此时罗县已经失守,战线都已经推进到了益阳附近,东吴的战船开到了资水和湘水交汇的水域。
此时于圭军中尽是梅山蛮和山越,此外就只有三十多名汝南黄巾,清一色的山里人,完全不善水战。虽然于圭系统空间里有数千艘战船,手里的兵力也有不少,但却不敢跟东吴大军硬碰硬,只能收缩兵力返回临湘,到时候再从长计议。
至于益阳和资水,只能弃车保帅,暂时放弃,选择保住湘水和临湘。
等于圭返回临湘准备各类守城物资,还不到两天时间,东吴兵马已经赶到了临湘城下。
东吴兵马没有急着进攻临湘,而是在湘水岸边的西北角落清除一大片空地,安营扎寨,遥望临湘。
于圭战在临湘城头,乍眼一看也没看出对方的营寨有什么破绽,最终也是熄了夜袭偷营的想法,老老实实的待在临湘城内,等到东吴大军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