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来说,元德太子杨昭的早逝,则给皇位继承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自己既然已经决定要重用次子,则在今后的继承人选择中,齐王杨暕也将是候选人之一。
虽然按照古礼,宗法制明确规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长子早逝则由嫡长孙为第一继承人,但现实实情可不尽相同。自己今年将满五十岁,往后的日子可以说是过一天少一天,大隋又处于如此风雨飘摇的时刻,对于继承人的选择,后续会有很多问题,可不完全是自己能够左右的,早立太子并不符合实情。
齐王杨暕既然已经重新出山,且要跟随自己征战四方,难免要立很多战功,收罗党羽,树立威望。届时,到时候不管自己愿不愿意,杨暕都是有力的皇位角逐人之一。
如果自己在重拾河山、再造大隋的过程中不幸中道崩阻,则会引来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在如此形势下,齐王杨暕将很可能被文武推上皇位,而且,这对于当时的局势来说,也会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在杨暕、杨倓、杨侗、杨侑四位候选人中,除了大兴留守杨侑已经被李渊控制,形同傀儡外,其余三人中唯独杨倓还没有自己的势力。太子之位的争夺可不完全凭皇帝的喜好,特别是如今的大争之世,充分给予了他们各自发挥的空间。
杨倓在自己确定杨暕跟随王师北伐后,主动请缨留守江都,不可不称赞其的临机之智。因为杨倓已经准确的预见了今后的太子之位很可能由自己所掌握的势力所决定。而且杨倓自幼学习儒素,不擅武技,论战场上一争长短,肯定是比不过杨暕的。
所以,其主动请缨留守江都,虽有为大隋效力的初衷,但也肯定少不了建立自己势力,为以后争夺太子之位时,增添分量的打算。
自古无情,没过帝王家。
杨广可以预见,今后围绕着太子之位,杨暕、杨倓、杨侗三人,甚至还要加上幼子赵王杨杲,他们之间必会展开一场明争暗斗的殊死较量,朝中的大臣,甚至是后宫都可能自愿、不自愿的参与进来,形成一个个派系和利益。
届时,群龙夺嫡,其残酷程度,恐怕丝毫不会不亚于统一战争。这是一场来自皇家内部的争权夺位,只要是参与了这场竞争的潜龙,结局都可能都不会太好。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决胜而出的龙皇即使不报复与其争食的潜龙,也会将其压制成走蛇的。
不过,杨广并不打算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光是自己的直系子孙,就算是五服之内皇室宗亲,只要他有想法,有能力,自己就会给他相应的平台以发挥。杨广就是要利用这样的手段,用杨暕这个例子,来刺激皇室子弟的yù_wàng,充分调动皇室子侄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都来为大隋效力。
这样的手段,虽然可能比较现实和残酷。但既然身为皇室,享受了常人得不到的待遇和福利,自然也要有皇室的觉悟。群龙夺嫡的竞争手法可能很残酷,但只有经过这样残酷的竞争,才能让最有能力、最有本事、最优秀的人得到帝王之位,这样才能保证继承人的质量,有利于皇室和国家的长久发展。
如果一味的按照宗法制来,则难免会让废物坐上帝位,头脑简单而四肢发达的政权,会因此而引发诸多困难和矛盾。这样,对皇室,对社稷,对天下也将是一场灾难!
例如西晋武帝司马炎,他虽然结束了天下的纷争,完成了中华的统一,但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糊涂。
司马家的皇室宗亲遍布天下,且各自握有实权,可谓是真正的国中国。其洛阳的中央军虽然足以同时应付三四个诸侯国的叛乱,但架不住司马炎依照宗法制选了个弱智当皇帝,再加上皇后贾南风的乱政,这才掀起了八王之乱,葬送了刚开朝不久的西晋。
其实,杨广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天下丧乱,各地方实力派或割地自立,或攻州陷地,大隋朝廷可控的地盘屈指可数,形势可谓是十分的复杂和艰难。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况且,自己年纪大了,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对来自多方的挑战。
所以,只能把皇室子弟慢慢都放出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直至他们能独当一面,掌握一方实权。届时,哪怕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大隋的国祚还是有人继承,哪怕是血流成河,打得昏天暗地,皇位也是在杨家流转,不会落到异性手中。
如果委任大将留守而不用子侄,时间一长,则很可能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到时候,即使天下好不容易重新一统,也是藩镇林立、割据自立的局面。
届时,局面恐怕会如同晚唐一样,各藩镇和中央恐怕还要大打出手,百姓将时常处于战火之中,国家将变得四分五裂,天下也将永无宁日!
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把斗争局面缩小的皇室一族。不过,这么做也有很大的弊端和隐患,不仅会让皇室内部明争暗斗,不利于团结,甚至会让皇室子侄们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家族和大隋的利益之上。
虽然,杨广已经依稀能够看到年迈的自己痛失爱子、爱孙的情况发生,但杨广不后悔自己这个决定。
如果命运注定悲惨,我愿承受所有的痛苦!
这,就是杨广此时的心境。
不过,杨广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盘。打天下的时候,需要这些皇室子侄们人人都有盼头,人人出力,这样才能最大效应的发挥出力量。至于重拾河山、再造大隋之后,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