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府梅院里。老太太听了尚福家的回话,好半响没出声。大太太也在。早在送人的时候,大太太就觉得此事唐突。但是真没想到,李二太太尽然把脸打回来。
尚福家的站在下头忐忑不安,本以为得了体面启讨巧的差事,没想到一来就出了纰漏。
大太太看着老太太的脸色,小心的说:“听说李家的老太太老太爷来了,想必李家也事多,就没去拜访。不如备了礼,派个体面嬷嬷送去。”
都这时候了,大太太不许亲事黄了,不然凭惠姐儿的身份,哪找更好的人家?以老太太的心气儿,就得懒到自己彬哥儿身上了。
要大太太说,这事本身还是好心,只是办得不好。若李家只一味受着,倒让人看轻了。
老太太听了半响点了点头:“就让吴嬷嬷去吧。”
吴嬷嬷躬身应了。
老太太眼光一闪又说:“这事一星半点的都不能让惠姐儿知道,否则别怪我不念旧。”
一屋子的丫头婆子赶紧应了。
好在过了这一茬,婚事都进行的顺顺当当的。
李家在金花巷的院子焕然一新,新买的下人各司其职,李家男人也都过来了。李家在京城没啥亲眷,多是自己人跟文安在书院的同学们。好在李家院子不大,加上送亲的人,刚刚好。
唐府在临街的地方划了个院子出来给惠姐儿备嫁。只说姜家实在太远,发嫁不便,只好从外祖家出嫁。姜太太带了儿女也住到这个院里。姜老爷公务缠身走不了,姜老太太年事已高经不起长途跋涉也来不了。好在姜太太带了不少东西,都是给惠姐儿的嫁妆。惠姐儿虽不在姜家,可是姜太太好些年前就开始存嫁妆了,一式两份,大小姐二小姐各一份。不管这话是真是假,几十箱子的东西假不了。这么一来唐府姜家的面子都足足的。姜太太母子三人在唐府的日子过得不错。
不过唐大太太见着年轻姑娘就有些紧张,大太太拉着姜二小姐的手说:“真是个乖巧的姑娘,可说了人家?”
姜太太笑眯眯的说:“说了,他们兄妹两个都说了亲了,等大小姐的事完了,回去就该办我那大小子的亲事了。”
大太太听了,笑得真心了些,有些场合也乐得带着姜二小姐。
婚礼进得很顺利,新媳妇顺利的进了门,只除了一点。好些人家进不了唐府,就到了李家。以致李家准备的酒席根本不够。好在尚福有经验,立马去附近酒楼订了席面,位置不够就开成流水席。
晚上送走了客人,李家上下稍稍收拾些便都睡下了。至于新房那边,新娘子带足了陪嫁,又有苗成媳妇看着,想必出不了差错。
新婚第二天新媳妇认亲敬茶。第三天新人回门。
新人走后,李家人都摊在椅子上了,最讲究的三少奶奶邓秀儿都摊着了。
李老头子说:“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啊?这里住得太不舒服了。”
何止老头子不习惯,李家就没两个习惯的。
邓秀儿说:“之前就说好了,等回了门就回去。新媳妇总要回老家给祖宗磕头,给公爹上香。家里好些亲戚都没来,老家也要请回客。秦管家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早一个月前就商量好了,秦管家提前回去准备了,前几天送信来,说都准备好了。邓秀儿也想早些回去,儿子还小她是长嫂事情多,就没带来放在娘家了,这段时间想得不行。李家人商量着定了,过两天就回去。
罗兰回去了就不回来了,她也不习惯京城,说话做事都要仔细,憋得慌。留下苗成一家,罗兰信任他们,他们能力也够,让他们跟文安留在京城,放心。
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她就放心了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