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都市现代>凤舞隋末>第六百九十章 币制

这大伙都知道粮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年生多年存,是人世间最硬的通货。

而粮食的最主要用处,就是拿来填饱肚子,但只要存上个两三年不吃用的话,就会新粮变陈粮,价值上来个大打折扣,更不要说会有人把粮食存积个几十年当成奇货的。

此外,粮食也几乎是一切经济行为的支撑物和锚定物,没有足够的粮食作为行动保障,任何经济行为都不可能得以有效持续。

还有,粮食更是商品中间的置换基础,没有粮食你什么工匠、劳工甚至苦力都活不起,如何又能创造经济价值?

那么,为什么说新币发型的规则里面,会有一个针对地主老财的大坑呢?

这当然还得要从古代的小农经济说起!

所谓的小农经济亦称“个体农民经济”,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其中,有的以自有土地经营,有的以租入土地经营,亦有两者兼之。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在小块土地上进行分散经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所以个体的经济地位非常不稳定,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易于走向贫富两极分化。

我们就拿一个孑然一身的古人来打比方,咱们先不管他是靠搬砖还是挑担挣得了生活费,在解决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需求之后,但有盈余的情况下,他能够选择的投资方式不外乎设立工坊、购买田地和挖个地洞把钱存起来。

而春秋以后确立并延续的土地私有制,允许“民得买卖土地”,一方面算是积极促进了民间的农业生产,同时也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的现象,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时代人真没有什么好投资的习惯和投资选择,因此往往在将土地产出置换成必须的吃穿用度之外,多选择以购置土地和直接囤积重金属货币的方式来理财。

也就是把粮食换成铜钱、金银,然后挖个坑埋起来!

那么结果就是什么呢?

越是和平年代,就越会出现大规模的货币通缩,而越是乱世则反而货币通胀也就越厉害。

但货币它不管是贵重金属还是纸币,它的作用只不过是经济流通当中充当价值锚定物和交换抵押物,它本身并不能促进经济发展也不能食用。

则我们都知道,要发展经济真正需要的是各种生产原料、是人力、是技术、是等价置换(粮食置换饲料、饲料喂鸡置换鸡肉、人吃鸡置换营养),金银等贵重金属只有在相对和平和相对公平的情况下,才能拿来作为抵押物交换物资,若果没有这样条件,它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无用金属。

那么,如果新朝还用贵重金属作为货币的话,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吧

如果局势不稳定,地主老财们未必会舍得把地窖里的钱财拿出来花销,而若一旦局势稳定下来了,他们就更不会把地窖里的钱财拿出来了!

而号称强盛的盛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衰败于货币通缩,由于市面上的金属货币不够百姓流通,以至于民间只能以物易物,用绢、布、丝绸等实物来抵充货币。

那么好,新朝新币用粮食做锚定物,想要进入新朝的贸易体系进行交易,你要么持有粮食,要么持有内部代币(也即是粮票,但以后肯定要逐渐退出),要么持有官方新币,你说你有前朝的铜钱还有金银想花行不行?

当然行了,但新朝官方不负责兑换,你要兑换就直接找民间中介去兑换,汇率如何波动官方不负责!

那么,当你用金银兑换了新币完成了贸易,又想把盈利兑换成金银行不行?

当然也行,但官方还是不负责兑换,民间汇率如有波动,官方不负责!不负责!不负责!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啊!说三遍!

然后,不管是新朝的粮票还是纸币,用料都是这个时代难以仿制的桑麻雪纸,印刷工艺也是五色套印,还有钢模人像、内置水印(这个技术最早出现在唐朝末年,说白了非常简单,但不能明说)、防伪标识等技术,也不怕民间盗印。

然后,最基础的货币,也就是一文,干脆就用铁钱,既继承了杨广的“大业白钱”,也有足够的量随便民间囤积,而且最重要一点就是铁的锈蚀速度可是比铜快多了,真要埋在地下都不用几年便能锈成一堆铁渣。

甚至,也不怕民间私铸,因为锚定物可是粮食,你私铸一千枚一文的铁钱,也才能换一石粮食,二者的价值根本不对等啊!

你还不如拿这一千枚铁钱去熔了做成刀剑(一枚重五克,一千枚就是五公斤),直接去路上抢劫来得痛快对吧?

所以铁钱在新朝的定位,就是用来交易小的纸币和以贯为单位的大额信用证。

对了,信用证方面,肯定不能继续用纸了,根据黄小刚的设想,将会以兔皮(贯)、羊皮(十贯)、马皮(五十贯)和牛皮(百贯)来作为制作信用证的凭证,除了皮革能更好的设置各种防伪手段之外,皮革的耐用性也强于纸张。

那么会有人问了,这铁钱用起来以后,铜钱又该怎么办?

当然是把铜钱的货币价值废除掉了,并使之工业原料的属性凸显出来,到时候直接按成色收锭,然后拿来加工成各种工具、产品、消费品,但就是不用来铸钱,久而久之它实际价


状态提示:第六百九十章 币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