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网络游戏>三国之王侯的荣耀>第115章 培根固本
头地的人都是真正的战士,由这些真正战士组成的军队就是正规军。

反之,那些寓兵于农,有一定训练和战斗力,离土不离乡的军队就是乡军。

正规军里又分两大派系,李轨的嫡系中央军和边郡的边军。

这其中自然是李轨的嫡系势力最强。

时间反复证明,盲目照搬照套后世军队,尤其是现代军队的编制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这里是三国,有它的特点,军队需要接地气,不能听凭某人的喜好搞一些花架子。但这并不表示,李轨在军队的编制上就一定要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一步,事实上他的军队在编制上从来都是古今混搭的,好用就行。

李轨把军队的首脑机关统一整编进军府,军府者,军队最高统帅部也,与最高行政机构司农府、最高司法机构法堂并列。

军府之下细分若干职能部门,基本上还是沿用辽东时的那一套。参谋部执掌作战,军务部负责军需粮草。变化也是有的,那就是把护军院一分为二,将军事审判机构独立了出去,单独成立军法法院。

另外就是加强了军事情报机构,入关之后的情况表明,这一块以前做的很不好,形同虚设,犯了很多致命的错误。

军府之下,辖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下辖若干部,军为虚,部为实。部的编制也突破一千人的限制,改为保底一千,封顶一万。

军、部的设置是李轨的创新,用来弥补大兵团作战时编制上的不足,而部以下的编制跟其他汉军别无二致,这种细微处的东西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并不容易撼动。

五军中,中军是嫡系中的嫡系,原本就是辽东军的主力,其最核心的则是追随李轨一起入关的原辽东军中军右厢,人数约五千人。

中军主将由李轨亲自兼任,主要将领有赵云、太史慈、周兴、王攀、皇甫存、朱骏等。

除了中军,前军地位最高,前军主力也是辽东军,但入关后征募的健儿也为数不少,前军主将是管亥,大将有胡靖等人。

挨着前军的是后军,后军地位虽然很高,但战斗力一般,不过资格很老,跟李轨的关系也非同寻常,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涿郡哭宋寨时,军中很多将领都是李轨那时期培养出来的。

后军的主干是铁旗部,由李轨的结拜兄弟石重、夏侯忠统领,军中有很多人都曾是刘琰的部下,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又十分排外,一般人根本不敢沾身。

左军主要是李轨在河内时整编的河内军,有相当一部分是胡轸投降时带过来的凉州军。

主将文丑,副将有胡轸等。

排名最后的右军,组建时间不久,主干是被改编的乐浪郡和太原地方军队,由大将张辽统领,副将有张扬的旧部张成等。

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划分,每军下面也是山头林立,军与军之间,部与部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扯也扯不清的关系。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要紧的是经过这次整编,众将各得其位,关系理顺了,人心也顺了,向内已无利益可争,下一步就只能向外扩张。

而就在这个时候,长安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吕布跟王允密谋把董卓给杀了。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115章 培根固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