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宴结束后,唐林在李玉的陪同下粗略的在这紫禁内城转了一圈。
那种感觉,与在现代花钱来旅游相比,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到了巳时四刻,也就是早上十点,唐林则是迎来了自己一天中最忙的时刻。
批阅奏折。
养心殿,是乾隆专门处理政务的地方。
时间到了,唐林一时忘了便还在游玩。
要不是身旁的李玉提醒,说不好唐林此次还真坏了人家乾隆这几十年来辛辛苦苦传下的习惯和规矩。
“皇上,处理政务的时间到了。”
此刻,唐林听后在心里也是充斥着满怀的期望,当即便收起了玩心,对着李玉说道:“嗯。”
二人向养心殿行去,一会的功夫便到了。
进门,唐林第一眼便见这处理政务的案台上方的牌匾上来自于雍正帝御笔题字的四个大字:中正仁和。
威仪中不失一丝柔心。
而这外头的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向来都是这紫禁城中的建筑风格,唯有如此,才能体现这皇族的气息不是吗?
“李玉,帮朕将有关甘肃的折子都给找出来。”
李玉顿首,便开始动手翻找。
想到甘肃,唐林此时的眉头也是立即一皱,想来这乾隆四十六年,应该就属那件事影响最大,最恶劣了!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查获了一起地方官员以赈灾济民的名义上下勾结伪灾舞弊,折收监粮、肆意侵吞的大案,史称“甘肃冒赈案”。
此案牵连布政史及以下各道、州、府、县官员113人,追缴赃银281万余两,震动全国,连乾隆也是惊呼不已。
而这桩重大的冒赈案,罪魁祸首之年其实是发生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从发生起隐匿了7年。
最后,还是到了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是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应不满阶级压迫和名族压迫,从而反清起义引发了这桩大案的败露。
“皇上,有关甘肃的折子只有这么一封。”
找完,李玉从众多折子中将这封端在了手上。
唐林瞅了折子一眼,随即李玉便将折子递给了唐林。
打开一看,里头的大概内容是:甘肃今年同往年差不多,只有少些地方有干旱,但是地方官府已经应付了。
“呵呵!”这时,唐林冷笑了一声在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看来,得出手了!
自己时间不多,只有三天,在这三天里,唐林在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大清,去帮乾隆,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毕竟人家给了自己这么大的好处,体验了一把当皇帝的感觉,还别说,不错。
就是,这个时期段选的有点不尽人意,选tm老年时期给自己体验,这就有点不爽了。
得,看来到时候得找乾隆说道说道了!
“李玉,传和珅来见。”
这时,李玉也是从唐林的眼中看出了一丝端倪,他不敢怠慢,便立即前去传旨。
旨意传到和珅这,还在为今早茶宴之事耿耿的他,也是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唐林的面前。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主隆恩。”
一番礼节过后,唐林先是说道:“赐坐。”
唐林觉得,和珅毕竟是重臣,还是得给面子先。
“和臣,你说朕的大清,立国之本是什么?”
和珅听着毫不犹豫的便回答了:“皇上,立国之本乃是民心所向。”
唐林点头:“不错,那怎样才能使民心所向呢?”
这一问,唐林在问后便是一直盯着和珅看。
他想看看,和珅到底聪不聪明,是遵从乾隆呢!继续溜须拍马,还是遵从唐林。来个实实在在。
如何回答,也将决定了和珅接下来如何被唐林所处置。
经过了今早茶宴上的警告和提醒,唐林想以和珅的情商应该不会差吧!
果然……
“皇上,社会安定,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才能使民心所向。”
哈哈!
听和珅这番回答后,唐林心中顿时也是高兴了起来。
这和珅,不愧是聪明人。
“民,乃立国之本,民心更是,没了民,没了民心,那么这个国家就宛如蝉的空壳一样,起初看起来还不错,但一旦到了时间节点,随便从哪里吹来一阵不起眼的风,都会将你摧毁成粉碎。”
听唐林这一番说词,李玉倒是没觉得有什么稀奇的,尽管在他眼中的乾隆已经很久没这番样子了,但自从今早的朝祭开始,李玉便已是注意到了。
反观和珅,则是一脸的惊叹:“皇上圣明。”
此时,唐林见和珅已是有了很不错的反应,便起身下台,来到和珅的身边。
李玉也是动身准备跟着,然而却是被唐林一个眼神给赶了回去。
“和臣,容朕送送你如何?”
和珅顿时惊喜加惊吓,行礼道:“臣真是三生有幸啊!”
唐林这时没说话,先是对着和珅微扬起嘴角笑了笑,随即起步便走。
如今和珅才年入三十,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
与此时的乾隆相比,和珅那张只有三十一岁的脸上确实比乾隆精致的不是一点点。
唐林刚才粗看了一遍,突然发现这和珅年轻的时候长的还不赖,英气十足的,挺帅的。
正是因为和珅还年轻,还能干,所以唐林此次才会费如此周章啊!
犯错不可怕,知错能改便好,就怕那种知错不改,还不知悔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