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调教太平洋>五零一 德国和石油

五零一 德国和石油

美丽的宁波港内,五艘驱逐舰缓缓靠上了码头,残损的外表和污迹斑斑的舰壳,并没有让人觉得有多么狼狈,反而让那些入港换上了新军装,依然笔挺的站在甲板上的年轻水兵们多了种让人钦佩和羡慕的彪悍。

当卫青号率先靠上码头,早已等待多时的皇长子李振立刻走上前去,最后还帮着船工们固定缆绳。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做作,但看在那些军方雇佣的船工和海军将士眼中,这代表了皇帝陛下对自己这些征战将士的最高荣誉,就像古时将军出征得胜归来,皇子亲自牵马以示荣耀。

这是个海军的时代,谁也无法否认这点,不是说陆军和空军不行,而是海军天生的平台优势,昭示主权,巡视海疆,还可以跟随军舰前往世界任何一个沿海国家。

在李默几年前率先提出境外决战,将危机和战争化解于国门之外的新军事理念后,海军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这个新军事作战理念,使得海军在设计每一种军舰,哪怕是为皇家国民海岸警卫队建造护卫舰时,也追求长续航,以及全海域存在和到达这个宗旨。

不过空军和陆军也没有闲着,在决战国门外的战略思想下,空军已经在开始研制两种大型双发和四发的飞机。

陆军先天具有劣势,但不代表没有优势,其完全按照李默后世知道的标准组建的四个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除了火力和机动力上不能和后世相比外,但从组建开始就提出了要体现快速化作战理念。

除了这八个核心师外,陆军部还首次组建了山地师,快速步兵师等特殊作战部队,大量的卡车和吉普车开始陆陆续续装备部队,使得快速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毫无疑问,正在走下甲板的这五位年轻舰长就是首批快速时代的产物,他们把快速和境外决战的理念结合了起来,利用了装备优势,以弱势兵力狂奔三千海里,展开了一场短促却堪称经典的海峡突击战。

这场小战役的带来的影响却是无比深刻的,新华在舰船动力方面的独特造诣已经大白天下,各国除了加大情报刺探外,也在纷纷研制新式舰船动力。

德国把主攻方向放在了柴油机上,而作为英国海军斗士的费舍尔,在得到新华五艘小军舰速度不低于33节的情报后,在两国谈判的短短一个月内,就拿出了1500吨驱逐舰的方案。

为了提高速度,他在蒸汽轮机设计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选择强行上马,并在窄小的舰体内安装了六台,终于拿出了30节高速w级驱逐舰的方案,并一口气向各大船厂下了五十艘的订单。

不过这个消息并没有让李默感到太担忧,和卫青级已经达到单台33000马力相比,英国只有4300马力,而且过多的锅炉和蒸汽轮机,使得w级续航力只有12节1500海里,平均无故障间隔更是以170比15小时遥遥领先。

而且蒸汽轮机只是动力组的一部分,动力最主要的还是锅炉,目前新华第五代李默盗版于后世带过热器的增加锅炉,无论是热效率,功率输出和反应速度,都是远超过这个时代小水管锅炉的,随着技术不断改进,新华甚至已经无限接近变态的超临界锅炉这项技术。

后世的共和国吃够了引擎的苦,所以李默回到这个时代后,就着重解决核心动力技术和研究,如今新华科技部动力试验室内,已经云集了不少于五千各类专家,有锅炉,蒸汽轮机,内燃机,航空发动机甚至是火箭发动机等专家,而让他高兴的是,这其中超过七成都是自己这些年培养出来的。

相比于国外,这些人在开放性思维和技术上还不算很强,但他们的起点高,平时耳闻目染的都是最核心的高端技术,所以进步还是很大的。

从1893年上马舰船动力,李默也花了近二十年,还带了金手指才走到了今天,其中十年耗费在了打磨技术工人上,现在终于是享受成果的季节了。

随着舷梯放下,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只铺着红底金龙国旗,扛在将士们肩膀上的冰冷棺仪,码头上肃穆而立的士兵们全部敬礼致敬,就连那些船工都行注目礼。

李默是格外注意这个细节的,和后世缺乏管理,屡次被各地政府强行拆迁的军人公墓,甚至那些还在为侵略敌人树碑立传,拿历史开玩笑的人相比,他不仅规划了专门的墓区,还完全以超规格对待,哪怕是个小兵牺牲后也有权安葬在里面。

同时他还强行规定除非不得已海陆空三军决不允许丢下战友的遗体,而且军规里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军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国家的脊梁,无论牺牲或者生存到最后一刻,他们都是再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

这样的人,无论什么年代都必须获得尊重,都值得让人们仰望。

砰的仪仗枪声,是在为这些年轻水兵们送行,同时长鸣的汽笛,是在为他们祝福,死者已去能够给他们的,除了优厚的抚恤金外,也必须告诉一代代人,他们今天的一切,都是这些年轻的脸庞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庄重的送别战友,看着他们被安葬在了宁波港一处专门辟出的山坡草坪上,优美的环境让前来为他们送别的战友和亲属都放下了心。

舰队司令和大皇子的亲自迎接,高规格安葬仪式,让被戏称为近卫军的年轻海军将士们接受了心理上的一次洗礼,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等到有功战士坐着专列抵达


状态提示:五零一 德国和石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