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调教太平洋>776 中国海军,开始全面集结!
下,阿方索十三世终于彻底爆发了,刷的拔出了佩剑,冰寒的剑刃让身边的侍从们全都浑身发冷。一点银光,从剑刃上反射回来,刺的卡玛丹双目一痛,连忙说道:“陛下,现在我们有两个选择。”

“快说。”

卡玛丹咽咽口水:“德国,或者……中国人!”

哐当……。

长剑脱手落到了大理石地板上,清脆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说完了想法的卡玛丹反而松了口气,他能做的都做完了,战场战争已经不是他这样的人物能够掌握的了,剩下就要看国王陛下自己的选择了。

“只不过……。”从阿方索十三世的眼睛里,他看到了不甘心的挣扎,事实上这的确是个艰难无比的选择,无论是投靠德国还是中国,都意味着西班牙从此成为附庸。

白厅。

宽敞的海军会议厅内,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将领们或站、或坐,或者狠狠抽着雪茄,每个人都忧心忡忡,就连刚刚回到伦敦的坎贝尔都低着头,脸色极为难看。

虽然他几乎丢了整支印度大舰队,但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最终保住了3艘战列舰和6艘巡洋舰,已属难能可贵,所以英国海军部也并没有降他的职,至于带回来的战舰目前已经开始维修。

但印度大舰队的失败、南非舰队的被歼的恶果终于开始出现,除了印度洋被新华全面接受外,被誉为大英帝国皇冠明珠的印度也成了人家的宠物,整个东非海岸都成了新华海军的跑马场。

更严重的是,没有了印度和南非舰队的牵制,美国西海岸也全军覆没后,现在新华海军可以心无旁骛的调集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被誉为欧洲心脏的地中海!

此刻,大家又不禁想起了已经逝世的海权论缔造者,将巨舰大炮竞赛推入疯狂的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海权,决定国运!

一场大海战的胜负,将决定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的未来!

黄海海战(甲午)、对马海战、密克罗尼西亚及浦贺水道外海战、巴士海峡海战、西比路岛海战、帝国反击战、巴拿马湾大海战,南非福尔斯湾海战、新喀里多尼亚岛夜战、三王群岛海战,直至不久前的印度洋拦截战!

一场场血与火的激撞,数百万吨钢铁在爆炸中扭曲变形!

从老式战列舰到新式战列舰,再到现在的超级战列舰。从鱼雷艇到鱼雷舰再到现在的驱逐舰,从防护巡洋舰到装甲巡洋舰再到轻巡洋舰和战列巡洋舰!。

直至,航母时代横空出世!

当在座的众人回过头来后才发现,当他们自认理解了马汉的理论时,远东那个人却掌握了真谛!

这个顿悟,让统治七海百年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让曾经的无敌舰队真正的感觉到了害怕,感觉到了从心底传来的悸动。是技术,是眼光,更是一种战略上的缺失,当英国沉迷在强大的,超越后几个国家吨位总和,被誉为不可战争的老式战列舰舰队中时,李默却已经在研制新式战列舰。

当英国集中精力对付德国的海上挑战时,人家却悄无声息的开始研制航母和飞机。当英国竭尽全力德国海军时,李默却已经挥戈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近当所有人都认为战列舰没用了的时候,他却再次拿出了接近6万吨的超级战列舰!

马六甲失去了,波斯湾失去了,澳大利亚失去了,印度失去了,苏伊士运河……也失去了。

现在,站起来的中国人,将巨龙画在了舰艏,将利爪做成了旗帜,开始在苏伊士运河以东整戈待旦。

此时此刻,英国将怎么应对呢?

坎贝尔看了眼旁边的杰利科和戴维贝蒂,动了动嘴唇后却发现到了嘴边的话都不知何从说起,而最让大家揪心的是,西班牙在此时的态度也忽然微妙了起来,如果阿方索十三世真的退出战争,或者投降德国或者中国,恐怕……。

“诸位,我有个不好的消息!”海务大臣汉米尔顿走到地图前,神色凝重的拿起指挥棒,凝重而压抑声音回荡在所有人的耳旁:“刚刚收到情报,中国人的舰队已经开始全面……集结!”

指挥棒开始在世界地图上缓缓移动:“根据情报,中国人正在加速向吉布提调集物资,包括沙特,科威特和奥斯曼在内的阿拉伯等国家都已经收到了提供物资的要求,而且他们还抢夺了上百万吨的来自印度的粮食和物资,正在加速运往吉布提、西奈半岛基地。

我们发现,他们的第一支舰队也正在向红海集结,这支舰队将至少拥有1艘刚下水的大型航空母舰、2艘殷商级中型航母,1艘被他们称为台湾级的超级战列舰,2艘关岛级战列舰,1艘我们还不知道名称的大型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30艘驱逐舰和大约20艘潜艇,以及30艘其它支援级辅助舰船。

第二支舰队出现在了珀斯。

从这里出发可以横跨印度洋抵达南非,目前所知包括1艘大型航母、3艘轻型航母、3艘吉林级战列舰、3艘大连级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24艘驱逐舰、12艘潜艇和大约20艘辅助支援和补给船,最近他们还有可能得到2艘河北级战列舰的支援。

第三支舰队的集结点在檀香山。

这是一支史无前例地强大舰队,它包括5艘大型航母,4艘关岛级战列舰、4艘河北级战列舰,4艘北京级战列舰,10艘轻巡洋舰、48艘驱逐舰和24艘潜艇,以及约60艘左右的支援和运输舰。而且近三个月来,我们监测到的下水新大型


状态提示:776 中国海军,开始全面集结!--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