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阵东北方向传来的喊杀之声声势极壮,听上去不下万人,梅花阵中的张辽与燕云军士卒立刻就能听出那是虎卫军同袍到了,而且巨大的喊杀声有很多是通过扩音器喊出来的。 汉军各个主力军的冲阵喊杀也是各有特色,当然其中区别不大,只不过周瑜听不出来张辽则是清清楚楚。至于为什么虎卫军会在此时从那个方向来援,文远亦是一想即明,定是隽乂临机决断派兵增援了李典袭击蕴县的一路。
从时间上来看恐怕那三道黑烟之中更有不少虎卫军的功劳,周瑜用兵有法,蕴县一处也定有防备,李典的两营士卒是否单薄了一些?不过现在没有任何的顾虑了,虎卫军,张隽乂就是最为值得信任的同袍,同样的信任张辽对张绣也是一般,司州营肯定可以及时赶到战场。而虽然看不见同袍的踪影,可只是听见他们的声音也是对身在重围之中的燕云军士卒极大的鼓舞了,孤军奋战与两军携手的感觉是大不一样的,虎卫燕云,两大王牌合力战力绝不会是简单的一加一。
“幼平,你率三千骑军前往查探,所来之敌定是袭取我蕴县之敌,长途奔袭连续作战,就算来援亦不过是强弩之末,不足畏惧。”几乎没有往东北方向看一眼周瑜很快就做出了应对,悍将周泰也立刻率领三千骑兵而去,对大都督的话他是不会怀疑的,他说敌军没有战力绝不会错,自己的铁骑会将他们尽数击破。在这一点上荆南军诸将对周瑜的信任也不会在汉军诸将对张虎、贾诩等人之下。
周瑜此时还不知蕴县作战的详情,只是从那三道黑烟之中猜测其已然陷落,董袭即使退军也不会直接来这儿而是去往大寨。不过从时间和距离上来分析不管对方来了多少人他们的战力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长途奔袭,连续苦战再加上长途奔袭,世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在此时还保持强大的战力,汉军王牌也不会例外。
此时从东北方到达战场的正是郝昭率领的虎卫军四千士卒,如同周瑜的判断长途奔袭加上连续作战的他们绝不在自己的最佳状态,不过也决不是其口中的强弩之末,原因就在他们身下的那些大车之上,这一百多里的路途对虎卫军而言反倒成了休息,倒是周瑜始料未及了,便是张辽也是稍稍有些疑惑援军的速度。但此时他已经没有时间去分析其中原因了,对手没有顾及援军直接向自己发动了猛攻。
“散开,散开,一队跟我,另一队冲那座土山,大车不能丢,防止敌军突袭。”一阵高声喊杀之后郝昭立刻兵分两路,他自己亲自率军从侧面靠近战场,另一队士卒则前往方才周瑜所在的那处土山,而从速度上看虎卫军并不快。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拿下蕴县之后,李典和郝昭的着眼点立刻放在了张辽的燕云军主力身上,他们要想方设法给予有效的支持,一夜大战之后的李典所部再要驰援并不现实,即使是关键时刻敢来的虎卫军也要经过休整,到了战场就要能发挥出战力,否则只会成为张辽的拖累。一开始按照两人的商议虎卫军需要休息一个时辰才能出发,假如实际情况如此郝昭也绝不可能在此时就赶到战场,即使到了那就真如周瑜所言是“强弩之末”了,而荆南军那些运送物资的大车让李典郝昭眼前一亮。
燕云军的突袭是极为突然的,董袭败退之时根本来不及带走那些大车,稍加思索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在郝昭脑海中成型了。依靠那些骡马拉拽的大车来赶路,将赶路的时间作为休整之用,这样当虎卫军赶到战场的时候就能来之能战。
郝昭立刻找到了李典,张合的军令是到了之后一切听从燕云军主将的命令。而李典听了之后却没有像郝昭那般立刻做出决定,无疑这是眼下极佳的应对,可在其中也隐含着巨大的危险。敌军既然能在蕴县之处安排援军增援,那么以周瑜的用兵也极有可能在沿途之上设置伏兵,真若如此郝昭的一营士卒便是危如累卵。
所有的这些判断李典都没有对郝昭去说,看着对方坚定的眼神和淡然的笑容很显然自己想到的一切他肯定也想到了,李典只需要在心中问自己一下假如位置倒转他会不会做出和郝昭一样的选择?答案是肯定的,汉军各部增援同袍不惜命早就成了军中惯例,身为陛下的爱徒,关键时刻郝伯道更没有半点的迟疑,所谓援军如火,早到一刻便是一刻,很快李典就做出了决定,那些大车郝昭的四千士卒并用不了,剩下来的那些曼成可就毫不客气的留给自己了。
虎卫军能征惯战被刘毅誉为“大汉第一强军”,除了战力坚强之外士卒们亦是战场上的多面手,架乘大车掌控骡马的这些事情可难不住他们。一上路除了按常规派出侦骑之外郝昭也立刻下令全军休息,对于伏兵他并没有想太多,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休整他赶到战场和被对方伏击也没什么两样,该做的做了就行了,当真遇到伏击也算是为同袍牵扯了敌军的力量,如此一来倒是可以心安。
正是有着如此的心态虎卫军一路之上休整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且伏兵也并没有出现,看来为了对付张辽周瑜也是全力以赴了,郝昭可不会因此有半点的轻松,一路上他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好好休息的。士卒可以抛开一切休整,可身为主将他若是如此就是拿麾下士卒和自己的性命不当回事了。要知道即使及时赶到两军交战之处,他麾下的士卒也只有四千,要如何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