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都市现代>隋唐70年征伐高丽全录>第九章 天意人事
援兵到达,杨玄感亲自率军迎击卫玄,此时杨玄感部下已有十多万人,兵力占优势,又是以逸待劳,全不把卫玄放在眼里。两军开战,杨玄感命前军伪败,引诱卫玄军来攻,而后军伏兵尽起,全歼卫玄的前部。杨玄感骁勇力大,善用长矛,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呼叫叱咤,众敌无不震骇,被人们比作当今项羽。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杀得卫玄部下死伤大半,只好率军退守邙山南面。两军在一天之内交锋十余次,杨军势不可挡,可惜猛将杨玄挺在混战中被流箭射死,杨玄感的军队才稍稍退却。

就在杨卫两军鏖战正酣的时候,第二路援军在屈突通的率领下也赶到了。屈突通也是一员名将,甚至可以说比卫玄更加善战。他为人正直,秉公办事,即便是亲属犯法,也六亲不认,决不包容。他弟弟屈突盖任长安县令,也以严格执法而闻名。因此民间流传: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可见世人对屈氏兄弟钦佩又敬畏。当时全国各地造反起义的事件此起彼伏,而隋军则军无斗志,很多将领战死。惟有屈突通作战时慎重,从无败绩。

杨玄感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他害怕屈突通与卫玄合兵,打算分兵到河阳渡口,狙击屈通突于黄河北岸。困守城中的樊子盖看出了杨玄感的意图,屡屡出城攻击杨军,使杨军无法分兵去堵河阳渡口,屈突通得以顺利渡过黄河,屯兵于洛阳东北。杨玄感三面环敌作战,已经渐落下风,就在这时,第三路援兵也杀到了,领军大将是我们的老熟人。

第二次征讨高丽,来护儿仍旧出兵沧海道,由海路进攻,队伍刚刚行至东莱(今山东掖县),还没登船,就闻知杨玄感造反,率兵围困东都的消息。来护儿便与老搭档周法尚商议,打算回军救援。一向以持重闻名的周法尚又上来沉稳劲了,坚持认为没有皇帝的命令,不能擅自回军。来护儿大怒,厉声说道:洛阳被包围,是心腹大患,高丽抗拒王命不过是癣疥之疾。国家大事知道了就不能无所作为。我来承担专擅权力的罪名,不关别人的事。有阻拦回师者,军法从事!诸将无言,来护儿即日就回师去援救洛阳。来护儿心中还有一个小算盘,他的一个儿子也投靠了叛军,他如若还是因循旧法,误了军机,恐怕自己也要说不清楚了。来护儿命令儿子来弘、来整飞马先行,上奏杨广撤军回援的消息。杨广当时已经到了涿郡,并没有对来护儿的忠诚有所怀疑,反而正要下令让来护儿领兵救援东都。他见到来弘、来整前来报告来护儿大军已经回援的消息,非常高兴的说:将军回师之时,就是我下令回师之日,君臣默契,心意相通。

紧接着来护儿之后,第四路援军,宇文述的部队也到了,围困洛阳的杨军压力大增,军心动荡。应对这些辽东回来的虎狼之师,杨玄感就算是以逸待劳,尚毫无胜算。更何况主动出击到千里之外给人家送上门去。可见李密进蓟州的所谓上策只是一纸空谈。杨玄感已经感到形势危急,有病乱投医,便向李子雄问计。

李子雄之前是大隋的右武候大将军,杨广怀疑他有反意,下诏命令将他上枷锁送到皇帝行营,李子雄杀死使者,逃去投奔杨玄感。杨玄感觉得自己人才济济,文有韦福嗣,武有李子雄,更不待见李密了。然而李子雄智谋却远不及李密,他为杨玄感谋划的计策,几乎计计拙劣,计计不成。最愚蠢的一个主意,他竟然让杨玄感先称帝。

李密一看这二人是要自取灭亡啊,赶紧劝阻。他怕杨玄感不爱听,就把丑话先说在前头:历史这样的教训很多,当年张耳劝了陈胜,从此被疏远了。我现在想说实话,也真怕一样的下场,不说真话吧,不是我的本心。丑话铺垫完,李密说的真话果然不中听:虽然我们大军起兵后,连连告捷,但也不过就是在洛阳这一小块地方发展,地方没一个政府服从我们。洛阳守备强,眼看着打不下来,官军又援军将至,现在是危急之际,应该挺身力战,早点到关中去再谋发展,哪能这样急着当皇帝?杨玄感不是愚蠢的人,李密的这番话他还是听进去了。

屈突通没过黄河的时候,李子雄献计说:屈突通精通军事,一旦他们渡过河来,那就胜负难分了,我们不如分兵抗击。杨玄感认为这个意见很对,然而由于樊子盖的不断袭扰,分兵之计又未成。

杨玄感身后,四路援军虎视眈眈,包围圈越来越小,李子雄又为杨玄感谋划:救援东都的军队到的越来越多,我军屡次战败,不可久留,不如直入关中,打开永丰仓赈济贫苦百姓,三辅之地就可以挥手而定了。我军再向东争夺天下,也可以成就霸王之业。说的是自信满满。这一策本来是李密的中策,现在再拿出来说,时机已过。同样的计策在不同的统帅和不同的时机运用下,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杨玄感再一次听从了李子雄的建议,解除了对东都洛阳的包围,率军向西进进攻潼关,一路上散布假消息,声称:我已经攻破东都,现在去攻取关西了!这点小儿科的谣言能唬住谁呢,宇文述等各路隋军队紧紧跟随其后,随时准备给杨玄感致命一击。

数日后,杨玄感部达到达弘农。弘农太守是杨广的表兄杨智积,他对僚属们说:杨玄感打算向西谋取关中,要是他这个计划成功了,就很难把他打败了,我们应当用计牵制住他,让他无法进军,不出


状态提示:第九章 天意人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