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安这下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她真后悔跟他交往,这男女间交往确实得保持一个度,要不然,不是你多想,就是他多想,弄到最后,真是没意思。
此刻她什么也不想解释,什么也不想说。他还是一脸微笑的站在那里,好像等着她说什么是的,她还能说什么,她只好把最后一句话抛向了他:“不管你怎么想,咱俩真没可能。”说完她就气鼓鼓的走回了寝室。
这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对牛弹琴。
事后想想,这个人可真是奇怪,自己又是哪一点竟惹得他对她不依不挠的呢?她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她对他还真是不了解,她只是觉得这个人有点喜欢钻牛角尖,好像是属于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一样。她越是不想看到他,还真就是看得见,这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日子,真叫人难熬啊!
以前她是多么喜欢校园生活,在学校里不说是衣食无忧吧,但却可以让自己的内心趋于平和,获得一种愉快的、舒畅的感觉。心外无物的去学习知识和技能,遇到不懂的知识点了还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商量,好像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根本没有让她烦心的事情存在,她是多么的喜欢这种生活啊!甚至有时候她还想到了考研。
可是在她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之前,她就已经把今后的安排做了规整,在她的计划范围内,是没有“考研”这两个字儿的。
为什么?
各种各样的情况不允许她考研。
首先想想她的家庭,不算好也不算坏,不算富足也不够充裕,她想考研,但是担心学费,她实在不想再听到爷爷念叨着给她交学费的事儿了,从小到大,她可听的够多的了,她不想让他当着面或是背地里说她“啃老”,说“这些年都是他们把莉莉安一手拉扯大”说“这费劲了心血”……她不想让人觉得她欠人家一辈子。其实有时候她特别羡慕那种家长,就是给你拿了学费之后,不会总是在你耳边唠叨给你花了多少多少了,她觉得可能在她爷爷的内心当中,她跟她爸一样,看上去都不算是亲生的。可是她又很矛盾,既然从一开始就不想管,那么一开始便不管就好了,何苦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她耳边不停的提醒她呢,而且提醒的话在她看来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动不动就回忆她妈妈和他们之间的过节和矛盾,哪怕在莉莉安还未出生之前所发生的那些破事儿,都得给她说一遍。那么告诉她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她铭记着这些琐事所造成的仇和恨,然后去选择和妈妈断绝往来,一直到死吗?莉莉安小的时候就经常听这些碎碎念,听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只是现在她长大了些,发现这世上的人的新仇旧恨,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吵来吵去,争来争去,最后不都是一个“死”吗?
恨有什么用,怨又有什么用呢?多可笑。
其次她又想了想自己,自己从考研开始到考入院校,这可能要花费一段长久的时间,她的经济来源在哪儿,她的生活还需要继续啊。所以她不想再用家里的钱,她想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挣了钱之后攒攒学费去考研。这听上去真是一段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
她怕的太多,所以想的也多,最后的最后,她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选择找工作,先吃饭再说。
毕竟有很多人在踏入社会之后,综合考虑下再决定考研与否。这于她而言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对于未曾踏入过社会的她来说,先走入职场,再去考虑这些事情,也未尝不可。
这应该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吧!没有殷实的家境,没有复杂的人际网络,这个长相平平又能力平平的姑娘,如何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呢?
这就需要历练和磨炼了。也许这也正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最幸福的事情了,为什么这样说?
普通人的人生道路是没有被限定的,没有父母会规划好这个孩子的一生应该干什么,应该找什么样的男朋友,应该说什么话,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儿能让他们脸上有光、增光添彩。他们可以任意谱写自己的人生,不被冗长的规定搞得晕头转向。当然,这也不排除家境殷实的父母亲对孩子管教有方,给孩子一种开明民主的家教模式。
莉莉安比较喜欢英国作家毛姆对人生的认知,她在拜读过他的《刀锋》之后,便很想成为像男主人公那样潇洒自由的人。毛姆把人生比作织毛毯,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毛毯上随意编织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由于大家的见解不同、规划不同,织出的毛毯图案也一定是有着不同花纹的。有的人织出的毯子是一幅有儿女、有家庭、有妻子的温馨画面;有的人织出的是个人单身生活的图景和愿望;有的人还没织到一半儿就离开了人世;有的人织出的是简单而粗劣的花纹,仿佛这一生就应该浑浑噩噩的去度过,根本就没想到这辈子自己还能去干什么……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和人生定位都是不同的,正如有的人想要一个温馨幸福的小家,这一生便为家庭的幸福而不断前行。有的人则喜欢一个人度此余生,一个人背起行囊到处走走,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格调。
莉莉安又是怎么想的呢?
她想跟张先生编织出一幅美丽的图案,那应该是美好且自由自在的。两个人无拘无束的生活在一起,住在一个靠海的房子里。白天吹着海风,早早的起床,两个人共度早餐;晚上,待两个人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