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睦宋>第二十二章 讨贼檄文

沈少奕与赵瑾便开始看了起来,最上面是较大的字体,写着标题:七讨逆贼光义檄!

而正文则写着:

自太祖皇帝龙兴,立大宋基业,开疆拓土,平定四方,一统中原,力取燕云十六州失地,洗刷儿皇帝石敬瑭之千古罪责,大宋日趋清平,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之光已显。太祖皇帝一向仁慈爱民,心系百姓,大力休养生息,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使万民饥有所实,冷有所覆,耕有其田,居有其屋,有余粮可度灾荒,有余钱可善其光景,子弟能向上好学,家境可日日更新。

然太祖皇帝正当壮年,壮志未酬,却英年早逝,我大宋百姓无不哀恸,泪洒国土,只望太祖皇帝遗志能得以传承,兴盛大宋万年基业,百姓亦能得享万世康平。却不想太祖皇帝尸骨未寒,逆贼光义已是倒行逆施,设计迫害太祖皇帝后人,更是枉顾太祖皇帝生前之志,枉顾百姓死活,停治水之举,断治水之银,夺灾民之口粮,断百姓之生计。

如此逆贼,岂能为我大宋君王,当讨之!

另乾德三年,皇子赵德庆夭,京城四处,遍传皇子死因可疑,后不了了之;太祖皇帝正当壮年,无端染病,查无病因,疑为受人投毒;长公主驸马、清源候爷沈少奕,无端被人陷害,差点丧命于京城。

以上种种,无不令人生疑。试问太祖皇帝与德庆皇子为何突然得病?敢莫是有心人起意为之?试问驸马爷为何无端受人诬陷?敢莫是有心人欲斩草除根,祸及公主殿下,祸及在泉州行宫的皇子德芳?

驸马一案,于逆贼光义登基后一日发生,皇妃使人邀驸马到城南别院一见,言欲相谢当年恩情。又有逆贼光义遣总管太监王继恩催促,驸马奉旨前往城南别院。时有逆贼光义、违命侯李煜作陪,暗中却埋伏丁勇数十人,居心何在?

天下皆知,李煜与驸马爷曾有夺妻之恨,亡国之仇,皇妃窅娘亦曾与李煜构陷驸马爷,以酒灌醉驸马爷,治秽乱唐宫之罪。此事早已真相大白,李煜身为旧唐君王,枉为小人,当受天下人共唾之。

如此小人,逆贼光义却视同臂膀,可出入朝堂,可代逆贼行事,带禁军以震黄河两岸受水患之灾的百姓,夺其口粮,推其房屋,关其亲人,倒行逆施,可见一斑。

皇妃窅娘,又本是李煜妃嫔,小人李煜,甘愿献之于逆贼光义,遂得逆贼光义所宠,小人李煜又与驸马有仇,正是贼鼠一窝,兴风作浪,诬陷忠良,欲断大宋社稷,绝太祖皇帝亲属,其心可诛!

如此逆贼,岂能为我大宋君王,当讨之!

今我太祖皇帝亲子,皇子德芳,秉承太祖皇帝遗志,愤之而起,自泉州一地起兵,称太子,欲北上讨贼。

一讨逆贼光义,篡位夺权;二讨逆贼光义,诬陷忠良;三讨逆贼光义,杀兄杀侄;四讨逆贼光义,亲近小人;五讨逆贼光义,枉顾民生;六讨逆贼光义,祸乱社稷;七讨逆贼光义,欲绝大宋。

凡我大宋军民悉知,太子德芳,建太子军,择来年二月初二,北上讨贼,欲除贼子,拨乱反正,兴盛大宋。此间借路而行,不扰民,亦不愿与各地军政为敌,请行方便。但若有愚忠逆贼光义者,挡我道者,勿怪太子军所到无情。

若有仁人志士,欲共襄讨贼盛举者,太子军扫榻以待;若有依附逆贼光义者,欲倒行逆施,负隅顽抗,太子军定杀不饶。

太子军于此讨贼檄文立誓,不除逆贼光义誓不还!

一篇《七讨逆贼光义檄》,虽只是千余字,但已列明了赵光义的罪状,并声明了太子军只是借道北上京城讨贼,不欲与大宋军民为敌,也不是要造反,一夜之间,以周老太爷偌大的岁数,能够成文,却也是让人赞叹。

沈少奕和赵瑾当场拍板确认,便让人抄写了数份,送行宫、泉州节度使司衙门、市舶司,另外一份,便送沈家的工场,刻板刊印,行发天下。

众人终于将周老太爷劝回休息,便各自离开。林仁肇前往城东兵营,操练大军,赵瑾前往行宫,亲自送讨贼檄文,并前去见一见尚未出行的陈文显,交代漳州防务事宜。

而沈少奕也深知檄文一旦发出,那么赵光义肯定会下令各地厢军,开始进攻泉漳二地的,那些还在观望,等待军令的厢军,必然会大举进攻的。而这个时间,最少应该还有一个半月,他当然要事先准备,在除夕到来之前,先给进攻的厢军一个下马威了,也才能好好的过一个年。

而想要震慑厢军,那还有什么比火炮更来得直接的呢?只要火炮一开,除非厢军真的不怕死,否则的话,他们唯有退去。而一旦厢军退去,那也正好可以借着厢军之口,把太子军的军威传遍天下,让天下人知悉,原来太子军是如此的厉害,等到明年二月北上的时候,想必一路上自是要顺畅不少了。

而眼前最为重要的事,莫过于先让太子军熟悉火炮了,沈少奕当即让康四平带着十几个人,赶往工场,先行将威武大将军炮和吓尿炮送到军营去给林仁肇,他已经和林仁肇说好了,工场会派出熟悉的工人,前往指导,而林仁肇则要挑选精明强干的将士,专门组建起一个神机营来。

沈少奕让康四平亲自押送着火炮去军营,自己则是留在了工场之中,火炮送走了,他最关心的就是余下火炮的制作,以及火枪的制作了。祝青自己也在忙着火枪的事,却也没和沈少奕客气,便任由沈少奕自行在工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讨贼檄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